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称五两酥盐糖]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40) ---- 诗词收集楼~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40&id=343554) |
-- 作者:水若兰 -- 发布时间:2018/5/27 17:11:06 -- 诗词收集楼~ 几个诗词网址:
诗词典故大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5d47d0102e4kc.html
诗词知识在线:http://www.chinapoesy.com/ShiCiZhiShiIndex.html
诗词吾爱网: http://www.52shici.com/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http://bbs.zhscwx.com/thread-7172-1-1.html
人间词话译注: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81212441799eb7835c4f836e24242fd8aa27630db.html
古诗大全: https://www.gushiwen.org/gushi/
唐诗三百首:https://www.gushiwen.org/gushi/tangshi.aspx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
中华楹联库:http://www.zhgc.com/ylck.asp 遇见最美的宋词 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2bf99ae8b9274d8896f70daf0ae4fd59_4/5972c3a4394c0ff0eff8f72c603f116f_4 中国最美的诗词: http://www.zuimeici.com/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http://www.xigutang.com/xuexi/shi/gdscjsjq_4656.html[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31 12:25:19编辑过]
|
-- 作者:水若兰 -- 发布时间:2018/5/27 17:28:23 -- 读书笔记 20180527
【鱼吹浪】
原文:
城西陂泛舟
城西陂泛舟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诗写皇家的豪华生活。仇兆鳌《杜诗详注》:“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 首联首句“青蛾皓齿在楼船”中的青蛾皓齿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在古代,携妓出游,是所谓“雅事”。青蛾,当时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像后世那样细细弯弯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状斜峙,如同两只青蛾,故称。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次句“横笛短箫悲远天”,由于笛声音色高亢哀厉的缘故,古人经常用“悲”之类的词来形容笛箫之声(特别是笛声)优美。例如江总诗:“横笛短箫凄复切”(《梅花落》)。杜甫在七律《吹笛》诗中也写道:“谁家巧作断肠声”。横笛相传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唐代笛子横吹,是没有笛膜的。杜甫曾有诗:“晚来横吹好”(《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指即吹奏这种横笛。 颔联:“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明朝颜廷榘《杜律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这里所说的“甘宁之侈事”,见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甘宁住止,常以缯锦缆舟,去辄割弃,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览》卷771)。 颈联出句“鱼吹细浪摇歌扇”的鱼吹,仇兆鳌注认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汤问》,有“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只见“鱼跃”,而未见“鱼吹”。尽管出处未知,“鱼吹浪”后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用法,被清朝杨林兰选入用于教初学者的《声律发蒙》:“落叶缤纷鸟出林,浮萍聚散鱼吹浪”。联系到下句来看,很有可能是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所以这时候一些水里的鱼儿连连透出水面吐泡泡(即所谓“鱼吹”),有的还纷纷跃出水面。对句中的“燕蹴飞花”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因为气压低,当时燕子也就飞得极低,这样才有可能杜甫近距离观察到“燕蹴飞花”。这种气候情况易发生在麦收前后(阳历6月份左右),特别是第一场大雨来临之前。“燕蹴飞花落舞筵”与“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绝句》)的景象很相似,看来当时的燕子准头很好,既能踩到飞花,又能击到飞虫。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对生活观察很细致。杜甫很喜欢燕子,在诗中共歌咏76次,而且又有诗专门写燕子,其中一首为七律。 尾联“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写小舟送酒,用反问句。清朝边连宝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说,便味短而少力。”(《杜律启蒙》) 此诗颌联、颈联均失粘,是一首拗体七律。不过,此时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别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为之拗体七律意义不同。仇兆鳌《杜诗详注》:“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这反映了七律在刚刚成型的初期尚不严谨,而且杜甫本人当时也处于七律创作的学习阶段。▲ 樯
(檣) qiáng 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帆樯林立。樯倾楫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7 17:43:24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8 11:58:56 -- 【乌衣巷】 《宋书·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耀、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其外虽复高流时誉,莫敢造门。”《世说新语·雅量》:“王公(王导)曰:‘……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注引《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请王所居。”◆ 喻王公贵族的居处,或咏王公贵族之往事。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另参见器用部·宫室“乌衣旧宅”。 唐刘禹锡《乌衣巷》 原文 译文对照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翻译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簪缨,汉语词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8 12:07:11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8 15:56:06 -- 【走章台】 参见人事部·雅逸“章台走马”。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作者 苏轼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正文白发相望两故人,眼看时事几番新。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岁恶诗人无好语,夜长鳏守向谁亲。 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何人劝我此间来,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郢 yǐng 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 鳏 guān 1.无妻或丧妻的男人:~夫。~处(chǔ)。~居。 甑 zèng 1.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尘釜鱼。 斛 hú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8 16:07:10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8 16:08:52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8 16:09:11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9 9:26:26 -- 走马章台,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台"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 解释: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院 详细释义折叠典源《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折叠译文京兆尹管理京师治安,长安中人多,三辅尤其多。郡国的二千石官吏以优异政绩入京试任,等到转为正职后,长的不过二三年,短的几个月或一年,就会被毁伤名声,因罪过罢免。只有广汉和张敞任职很久。张敞做京兆尹,朝廷每有大事商议,他便引述古今,处理适宜,公卿都很佩服,皇上多次听从他的意见。然而张敞没有威严,有时罢了朝会,骑马经过章台街,便让赶马的吏卒赶马,自己挡住脸面拍马而过。又给妻子画眉,长安中传说张京兆画眉很妩媚。有司以此劾奏张敞。皇上问他,张敞对答说:"臣听说闺房之内,夫妇的私情,有超过画眉的。"皇上爱惜他的才能,不责备他。但他一直没有得到很高的官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9 9:26:52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9 9:38:56 -- 【山阴道】 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山阴道的释义: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诗人 杜甫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渚:zhu三声,水中小块陆地:洲~。~田。鼋头~(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9 9:44:26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9 9:47:43 -- 这首诗写得真漂亮~ 译文 注释 旧时注释家都称赞此诗“写景之妙”,清代的黄生说这首诗“可作暮春山居图看”。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峡长”。自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层峦叠嶂,无处不峡,其中最险者称“三峡”。晋代左思的《蜀都赋》中就写道:“经三峡之峥嵘。”但历代关于三峡的名称的说法不一,如明月峡、黄牛峡也曾被列入三峡中,在杜诗中也有“三峡传何处”的发问句。通常习惯上把瞿唐峡、巫峡和西陵峡称为三峡。在三峡中,巫峡数长,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暮春,春将过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写诗,不时表达惜春的感情,如“无令春色晚”,“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不愁花不飞,倒畏花飞尽”,等等。杜甫写“暮春三月巫峡长”,把暮春和“巫峡长”联系起来,似乎峡中的暮春三月也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为长,这就一反惜春的老调,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云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诗注家仇兆鳌解释道:“云浮日光而过,其色皎皎然,雷雨将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说诗人写这第二句是为了引出写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杨伦也作同样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诗法观念,说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说第三句承应第二句,大致无错。但对于大诗人的作品,却也不能一概地用诗法模式去套,从而作出刻板的解释。杜甫的这首《即事》诗是拗体七律,对拗体诗,前人常从它的平仄、黏连等形式不合常规律诗的格律这点上作解释。杜甫的拗体诗不仅在平仄形式上表现为“拗”,就是在诗意的起承转合上也会表现出“拗”。这首《即事》诗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渊明诗句“皎皎川上平”,即为例证。杜甫写皎白的行云轻疾而过,并不是写阴云密布,所以仇氏“雷雨将作矣”的见解未必正确。 第二联的上句“雷声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场面。凡写暮春风光,即使能够避免哀愁,却也不易写得壮丽。雷雨千峰,却正是一种壮丽的场面。 第二联的下句“花气浑如百和香”是由雨写花。如按老套,就会有雨打花落,或者湿花垂枝之类。杜甫摒却这些,却采用前人写雨后花更艳的意境,李世民《咏雨》诗就写“花沾色更鲜”,虞世南也有“山花湿更燃”的诗句。这里杜甫稍作变化,写雨后花气更浓。关于“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诗研究者赵次公引古诗“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说明“百和香”是各种香物的混称。沈约《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也云:“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或谓在实际吟唱时,杜甫此诗中“百和香”的“和”字当读仄声。可备一说,可惜未见训诂文献根据。 第三联写莺燕:“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前人咏春诗中常要出现莺燕,却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黄莺的一种特殊情状,“黄莺过水”即“过水黄莺”,被雨水打湿了翅膀。仇兆鳌解释道:“莺畏雨,故翻回”。浦起龙《读杜心解》说:“翻回去,雨中栖止不定也”。不少杜诗中写黄莺都很可爱,这首诗中却写它的狼狈形状。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这才真符合它的“性格”。 燕子就不同,诗人写它冒雨劳作,“燕子衔泥”即“衔泥燕子”,浦起龙说“湿,不指泥”,也很有见地,这里写燕子身湿。如果仅仅理解为燕子衔湿泥筑巢,那就流于一般了。细雨蒙蒙,燕子衔泥是常见的,但隆隆雷雨中不一定有燕子飞翔。诗人这里未必是实写,而是赋予想象。既然他写过水黄莺的狼狈,必然要写衔泥燕子的豪壮。诗人必然会凭借石燕的传说,《湘州记》:“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即飞。”零陵燕作为一个壮勇的形象,南北朝时人就有描写:“讵得零陵燕,随风时共舞。”(张正见《赋新题梅林轻雨应教诗》)杜甫巧妙地把勤劳的衔泥燕和豪壮的迎风燕结合起来描写,却也正切合这春雷千峰雨的环境,也就使这首《即事》诗的壮丽意境再次升华起来。 尾联上一句“飞阁卷帘图画里”是总结即景风光,此时诗人客居夔州西阁,“飞阁卷帘”当是实写。但结句宕开得很远,一下子说到湖南,“虚无只少对潇湘”。这看来似为突兀,其实也不奇怪。早在阴铿《渡青草湖》诗中就写道:“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青草湖即洞庭湖,这是描写“潇湘”之诗,却联系到上游,出现“江连巫峡长”的句子。而杜甫此诗分明写峡中光景,却纵笔飞思,一直写到下游。杜甫曾说他自己“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是阴铿,何是何逊。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许也是受到了阴铿《渡青草湖》诗的启发。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一点什么,缺少浩茫广阔。潇湘洞庭,正是浩阔所在。杜甫《长江》诗中就写道:“色借潇湘阔”。有的注家释为:“潇湘之阔,其色皆借资于此,以潇湘乃江水下流也。”为有长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阔;长江虽然壮丽,洞庭却为浩旷。诗人本极状峡中暮春景色,忽然荡开作结,写它的不足——“虚无只少对潇湘”,这才真叫大家笔法。杜甫的《去蜀》诗中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东下潇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写《即事》诗时正滞留峡中,这“虚无只少对潇湘”句正是他东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诗中写“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一样,所以这种宕开作结更显得情景交融。 此诗诗体属七言拗律,第二联本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式,却作了平起格式,这样就构成首联、颔联和颈联都作平起式。首句末三字作“平仄平”,由于此诗首句取平起式,也就呈现所谓“孤平”现象,也属拗句。大凡细检唐代著名诗人近体诗,这类拗体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平”,不时可见,或许自有其规律在,当也不害吟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9 9:49:31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29 11:10:30 -- 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注释】: 阴铿 南朝梁陈间诗人。字子坚,生卒年不详。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其高祖阴袭于晋末随南朝宋武帝刘裕南迁,定居南平(今湖北荆州),四代后生阴铿。阴铿约在公元540-547年(大同六年至太清元年)期间,为湘东王萧绎法曹行参军。侯景之乱时,他曾被叛军擒获,遇救逃免。陈文帝天嘉时,曾为始兴王陈伯茂中录事参军。侯安都为征北大将军,于宅中招集文士赋诗,阴铿亦为座上客之一。经过徐陵的推荐,陈文帝即日召见,命作《新成安乐宫诗》,颇受赞赏。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后为员外散骑常侍,卒。阴铿工五言诗,长于描写山水,风格清新流丽,与何逊相近;世称“阴何”。有集三卷,今仅存诗30多首。 ①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是洞庭湖南部水域的一部分,湘江、汨罗江谁由此汇入洞庭湖。②阴铿:南朝诗人。曾仕梁、 陈两朝,经历了政权迭变。③溜: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涨水。④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得道成仙。⑤讵:岂,怎。 【翻译】:春天里的洞庭湖春水潋滟涨水满了湖堤,平湖里张起船帆,沅水旁开满桃花一片春色,湘水涌流让人联想起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及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山穴相去茅山近,江水连着巫峡绵延流长。天空澄净碧蓝异常,太阳普照,万物浮动着日光,行舟与远树较量像是逗玩着,飞鸟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可测,遥不可及,仅靠一叶扁舟又怎能航彼岸? 【赏析】: 这首诗是阴铿的代表作之一,写作者在渡湖时所见到的青草湖春天浩渺的风光,境界阔大,远人神思。青草湖,亦名巴丘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据《方舆纪要》载“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汨罗”,湖南岸有青草山,故名。每逢春水泛涨,洞庭、青草二湖合二为一,烟波浩淼,横无际涯。湖水进入长江,西通巫峡,东流入海。 诗人在开端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潋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桃花色”三字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篇有“采芳洲兮杜若”、“搴汀洲兮杜若”之句。因此“杜若香”使人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及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茅山”即句曲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而巫峡则留有巫山神女的传说。因此此四句诗不仅写出自然风物,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迷奇神幻的色彩。“带天”四句写洞庭湖的幽远之景:一叶扁舟,数只飞鸟,飞鸟越湖力怯,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可测,遥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见其大,小者愈见其小。于是诗人很自然地发出因旅途劳顿、世途艰险的感慨:“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交错,色调明快,笔墨酣畅。 【阅读训练】: 1.“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中“逗”“息”二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逗”“息”有逗留、停息的意思。(1分)舟行湖上好像停在水天之际的树梢上;飞鸟没有足够的力量飞过湖面,不得不停在高高的桅杆上歇息。(1分)这两个字巧妙地引出扁舟、飞鸟之“小”来体现青草湖面之渺远浩瀚。(1分)(共3分) 2.(1)对眼前景色的喜爱赞叹之情。(1分)诗句开篇展现春水潋滟,帆影徐徐之明快景色,接着“沅水”四句引用了典故,令人联想起陶渊明的世外 桃源、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以及得道成仙、巫山神女的传说,具迷奇神幻的色彩。(1分)(2)对世途艰险的无尽慨叹之意。(1分)诗的最后两句借景抒情,再次强调湖水滔滔的浩瀚和一叶扁舟的渺小,表达对旅途劳顿、世途艰险的叹息。(1分)(共4分。理解成“以乐景衬哀情”,且言之成理也可。) 沅水:〔~江〕水名,发源于中国贵州省,流经湖南省入洞庭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9 11:11:29编辑过]
|
-- 作者:黄梅儿 -- 发布时间:2018/5/30 9:13:30 -- 【金汤】 参见武备部·其他“金汤固”。唐李商隐《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原文】
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①此览古鉴今之作,非针对某一具体君主或政治事件而发。 ②《汉书·蒯通传》:“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③鲍照《芜城赋》:“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观基扁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馀载,竟瓜剖而豆分。”赪壤:赤土。墙上涂上红泥作为文采装饰。 ④《吴志·吴主传》注:“(陈)化对曰:‘......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黄旗紫盖,古代所谓天子气。晋武帝泰始七年,吴王孙皓因黄旗紫盖见于东南之说,曾率数干人由牛诸陆道西上,妄图入洛阳为帝以顺应天命。 ⑤《南史·宋前废帝本纪》:景和元年,以石头城为长乐宫。 ⑥箕山客:指许由。《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之,吾将为名乎?’’又《徐无鬼》:“啮缺遇许由,日:‘子将奚之?’曰:‘将逃尧。’”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赪壤是汉语词语,解释为红土。chēng rǎng 箕山为鄄城四山之一,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被逐渐淤没于地下。相传尧访贤禅让天下,在箕山附近访得许由,尧让其治天下,许由以为是一种羞辱而不肯接受,遁耕于箕山之下。Ji Shan 原文 元好问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郑笺 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为何被称为“西昆”? 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联系,不仅有继承,更有自己的突破.本文通过对中杨亿、刘筠及钱惟演等西昆诗人创作的分析与归纳,以阐释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风貌上的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勤于用典使事以及精于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30 10:12: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