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 一剑光寒 ]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9)
----  7号牌第三轮单评花絮:《朝闻道》    <img src=skins/wuyue/xiuq.gif>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566151)

--  作者:初七
--  发布时间:2023/4/22 19:43:21
--  7号牌第三轮单评花絮:《朝闻道》    <img src=skins/wuyue/xiuq.gif>
对于第二人称的文章,我始终有一种抗拒心理。倒不是说写得不行,而是习惯了阅读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写的文章,对于第二人称,便会产生微妙的别扭感。这种别扭感会影响我的读感,从而会不知不觉便偏离了正常的欣赏轨道,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客观地给予评价。

因为时间有限,作者的前两轮文章,我都没来得及看,所以并不知晓《朝闻道》与前两篇文是否有联系。可能因为这一篇相对短一些,在看时,那种微妙的别扭感稍微小了一丢丢,但通篇读完,确实有些疑惑不解。

以我浅薄的知识面来说,出家人的最终目的大抵是成佛吧,而成佛的路上,最需要的,或者说最难的应是看破和顿悟。

这一条路,无人可替。迈出去,便可见神佛国度的接引;迈不出去,便是吃斋念佛的一生。

所以慧因才会说:“这是我的劫”,“是我的果,那因必然也是我的”。

那一段“梦”,当真是梦吗?那是一切的起因吧。顽皮的孩童,惊惧的大人,屠人的魔,荡漾的血,恶臭的味,这是现实亦或是梦境?这是会成为心魔亦或会成就顿悟?

昔年,印度佛教中的魔王波旬,率魔军至菩提树前,与佛说,若不离开,则将其扔到海外。佛说,你不过于前世造了寺,受过斋戒,布施于辟支佛,这才为大魔王。而今,波旬再现于慧因面前,让其见证了这一场杀戮。彼时,慧因尚懵懂,又岂能与佛一般轻松击退波旬与其率领的魔军。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对两位来自远方的僧人说“吃茶去”。待监院问此含义时,他依旧答复“吃茶去”。所谓禅茶一味,大抵便时如此。若要寻禅,则必要践行。只看,是看不出什么的。恰如品茶,如若不去品,又如何知道这茶是哪一种,味道又如何?

所以慧因才觉得沙洲是他应该在的地方,正如神秀说言:“魔在哪,我就在哪。”若去了长安,便再也见不到魔,吃不了茶,更不必谈参透和顿悟。

巴赫拉姆,应是那个试图扰乱佛修行的“波旬”,他的出现便预示着“劫”的到来。多年前,港片《无间道》的风靡,让诸多普通人也开始知道,佛经故事中所说的八大地狱中,最底层、最苦的那一个便是无间地狱。

沙洲陷落,众生受苦。欲以水灭火,却杯水车薪。

巴赫拉姆是慧因要历的劫。从人堕魔,何等容易,肉身可以腐朽,躯壳不过是工具,可魔无束,魔因贪欲而现。因此,慧因要斩妖除魔,是何等的难。可那是他的因,是他要摘的果。

因果循环,多年后的慧因,迈出了那一步。那些过往,或梦或醒间的所见所闻,都成了他修行路上的得。披上旧袈裟,他是刻佛像、译经书的小沙弥,也是自西天取经归来、有了大智慧的大和尚。

朝闻道,夕可死矣。

神佛国度,就在眼前,就在心间。

我一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执着地以第二人称来写作。如若是自己的写作习惯,那也就罢了,如若不是,为何要徒增阅读障碍,或许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吧。

本篇另一个阅读障碍便是过多的引用佛经。毕竟,佛法高深,不懂其意,又怎能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哪怕是有所指,读后也只留摸不着头脑之感。其实不必每一章节都有一段,开头或结尾处引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许比现在更好些。

一家之言,看过忘之即可。


--  作者:赵姨娘HW
--  发布时间:2023/4/22 20:00:45
--  
第二人称写短篇小说很适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4-22 20:01:44编辑过]

--  作者:初七
--  发布时间:2023/4/22 20:03:19
--  
以下是引用赵姨娘HW在2023-4-22 20:00:45的发言:
第二人称写短篇小说很适合,怎么就无法适应呢?因为大家没写过?因为以前出现得少?


因为习惯了第一、三人称,也因为出现得少。


--  作者:赵姨娘HW
--  发布时间:2023/4/22 20:11:34
--  
小说技巧是在不断进步的,最初第三人称的时候,当人物有心里活动,作者就得很清楚地写上,某某内心暗想:‘如何如何如何。’
用单引号表示内心语音,用双引号表示说出口的话。
后来,有日本人直接用()符号把人物内心想法框在里面,于是,日本小说中就出现了以()内表示内心想法的写法。
再后来,人们干脆把()也省略了,第三人称在一个动作后面可以直接接内心动态,而不标属任何符号区别。在那一刻,第三人称小说就成了该人物的第一人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都在用这种方法,人们叫他三一人称法。以第三人称为主,第一人称辅助,省略了某某内心暗想之类的句式,以达到更快的节奏感。
第二人称怎么就天生不好呢?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懂第二人称的妙处。

--  作者:初七
--  发布时间:2023/4/22 20:18:49
--  
以下是引用赵姨娘HW在2023-4-22 20:11:34的发言:
小说技巧是在不断进步的,最初第三人称的时候,当人物有心里活动,作者就得很清楚地写上,某某内心暗想:‘如何如何如何。’
用单引号表示内心语音,用双引号表示说出口的话。
后来,有日本人直接用()符号把人物内心想法框在里面,于是,日本小说中就出现了以()内表示内心想法的写法。
再后来,人们干脆把()也省略了,第三人称在一个动作后面可以直接接内心动态,而不标属任何符号区别。在那一刻,第三人称小说就成了该人物的第一人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都在用这种方法,人们叫他三一人称法。以第三人称为主,第一人称辅助,省略了某某内心暗想之类的句式,以达到更快的节奏感。
第二人称怎么就天生不好呢?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懂第二人称的妙处。


这么说吧,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即便再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领会的。不能强求作者按照读者的喜好来,也不能强求读者非得喜好作者的写作方式,你说是不是



--  作者:初七
--  发布时间:2023/4/22 20:20:58
--  
况且,我在评文开头就解释了,也在评文结尾标注了。


--  作者:赵姨娘HW
--  发布时间:2023/4/22 20:27:33
--  
以下是引用初七在2023-4-22 20:18:49的发言:


这么说吧,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即便再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领会的。不能强求作者按照读者的喜好来,也不能强求读者非得喜好作者的写作方式,你说是不是


你说的有道理。新鲜事物总有一个接受过程。


--  作者:和尚尼姑唠叨
--  发布时间:2023/4/25 8:25:11
--  
真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