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事的完整性?
在一轮里,三目说《望江春》不完整,这在我看来,属于夸大了故事的完整性。一个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尾,于我而言,就是完整的。以《望江春》为例,起因是江南按察使许云哲失踪一案,三方人马遇见:试图消灭证据的“玄小柒”、栖霞寺监院净恕和应天府推官王大人,加上放长线钓大鱼的“十九郎”。经过不必详述,结尾也很明显,南小姐下毒,却早被许云哲识破,南小姐落崖而亡。如此,许云哲失踪案可以结案。
至于文中埋下的伏笔,例如假扮玄小柒的风铃究竟与南小姐是何关系,南小姐为何要毒杀许大人,曹珩还有何事要解决,曹萌萌有没有看成栖霞山的枫叶等等,这与许云哲失踪案并无什么关联,即便要展开说说,也完全可以当成另一个故事(或者说另一个案子)。而本案的加害人南小姐已身亡,帮凶风铃也身亡,失踪的许大人被找回,到此这个案子其实已经结了。若问谁想害许大人,这大抵应是另一个案子。若问曹珩要去哪,这与许大人失踪案完全没有关联。
此外,结尾处的两段“闲笔”,我个人觉得并非“闲”。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个部分对曹珩这个人物进行了补充,也就是说,使得人物更加饱满。如果停在回忆,反而让我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这种铺垫,我并不觉得多余,甚至我觉得是一种惊喜,因为我看到了更为完整的曹珩。
至于曹珩的去向,我觉得可写可不写,因为这在我这里就是一个留白。不写,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就相当于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当然,可能会让人抓耳挠腮);写了,就让读者看看作者的脑洞和自己的是否一致(标准答案不一定符合读者的想象)。说白了,就是我觉得,不是所有问题都会有答案,不是所有故事都需要写尽。
所谓故事的完整性,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所有人的结局都一一道来。每个故事都或多或少与别的故事有关,那么先说好一个故事,才能去说其他的故事。如果要把所有有关联的故事都讲清,怕是十万字,甚至百万字也是不够的。篇幅的长短,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住了作者的发挥。
我并不认为《望江春》不是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说,我认为到这里为止,《望江春》已经写完整了一个故事。至于其他,那就在另一个故事里写。我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另一个故事写完了,依旧会有没有掰开揉碎的部分存在,我愿意称之为留白。《倚天屠龙记》的结尾写明了吗?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铺垫,但这个结尾不好吗?留白,是留给读者去想象的。若是作者将所有事情都全部讲完(大团圆就是结局吗?),那就没有读者想象的空间了。
补充一点:
至于到哪里故事算完整,后面的铺垫到底算不算是“画蛇添足”,主线剧情完结后,需不需要补充支线,其实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评文本就是很主观的事情。
再补充一点:
看到作者说:“人物饱满与情韵留白带来的想象空间也很重要”。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也是我为什么觉得最后的部分不但不会突兀和多余,反而让我更欣喜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