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二人称的文章,我始终有一种抗拒心理。倒不是说写得不行,而是习惯了阅读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写的文章,对于第二人称,便会产生微妙的别扭感。这种别扭感会影响我的读感,从而会不知不觉便偏离了正常的欣赏轨道,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客观地给予评价。
因为时间有限,作者的前两轮文章,我都没来得及看,所以并不知晓《朝闻道》与前两篇文是否有联系。可能因为这一篇相对短一些,在看时,那种微妙的别扭感稍微小了一丢丢,但通篇读完,确实有些疑惑不解。
以我浅薄的知识面来说,出家人的最终目的大抵是成佛吧,而成佛的路上,最需要的,或者说最难的应是看破和顿悟。
这一条路,无人可替。迈出去,便可见神佛国度的接引;迈不出去,便是吃斋念佛的一生。
所以慧因才会说:“这是我的劫”,“是我的果,那因必然也是我的”。
那一段“梦”,当真是梦吗?那是一切的起因吧。顽皮的孩童,惊惧的大人,屠人的魔,荡漾的血,恶臭的味,这是现实亦或是梦境?这是会成为心魔亦或会成就顿悟?
昔年,印度佛教中的魔王波旬,率魔军至菩提树前,与佛说,若不离开,则将其扔到海外。佛说,你不过于前世造了寺,受过斋戒,布施于辟支佛,这才为大魔王。而今,波旬再现于慧因面前,让其见证了这一场杀戮。彼时,慧因尚懵懂,又岂能与佛一般轻松击退波旬与其率领的魔军。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对两位来自远方的僧人说“吃茶去”。待监院问此含义时,他依旧答复“吃茶去”。所谓禅茶一味,大抵便时如此。若要寻禅,则必要践行。只看,是看不出什么的。恰如品茶,如若不去品,又如何知道这茶是哪一种,味道又如何?
所以慧因才觉得沙洲是他应该在的地方,正如神秀说言:“魔在哪,我就在哪。”若去了长安,便再也见不到魔,吃不了茶,更不必谈参透和顿悟。
巴赫拉姆,应是那个试图扰乱佛修行的“波旬”,他的出现便预示着“劫”的到来。多年前,港片《无间道》的风靡,让诸多普通人也开始知道,佛经故事中所说的八大地狱中,最底层、最苦的那一个便是无间地狱。
沙洲陷落,众生受苦。欲以水灭火,却杯水车薪。
巴赫拉姆是慧因要历的劫。从人堕魔,何等容易,肉身可以腐朽,躯壳不过是工具,可魔无束,魔因贪欲而现。因此,慧因要斩妖除魔,是何等的难。可那是他的因,是他要摘的果。
因果循环,多年后的慧因,迈出了那一步。那些过往,或梦或醒间的所见所闻,都成了他修行路上的得。披上旧袈裟,他是刻佛像、译经书的小沙弥,也是自西天取经归来、有了大智慧的大和尚。
朝闻道,夕可死矣。
神佛国度,就在眼前,就在心间。
我一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执着地以第二人称来写作。如若是自己的写作习惯,那也就罢了,如若不是,为何要徒增阅读障碍,或许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吧。
本篇另一个阅读障碍便是过多的引用佛经。毕竟,佛法高深,不懂其意,又怎能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哪怕是有所指,读后也只留摸不着头脑之感。其实不必每一章节都有一段,开头或结尾处引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许比现在更好些。
一家之言,看过忘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