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看得较为仔细的四大名著。
初看红书时,因语言风格与现代文的差别,我接收缓慢。很多句子需要反复揣摸才理清楚表达字义。当我习惯了这种行文风格,阅读渐入佳境,竟读出求知的感觉。
故事的设定大胆而无奈。从梦游太虚幻境出发,绛珠仙草的“未还浇灌情,俳佪离恨天,还你一生泪,脱离离恨天”,到宿命般存在的判词,落进贾府。虚幻与现实的错位,托出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巨大反差。
红书作为文学小说作品,营造出来的朝代氛围感、神秘感是吸引人的,远去的天地君亲师,不断被大而化之的从周公创造沿袭千年的周礼,鲜明得甚至能听到贾母拐柱笃地的声音。红楼让人跌进年深月远,那些言行举止流露出来的细节,散落在显而易见,或容易忽略的角落,待人拾取。
红书的无奈和压抑也是令人窒息的。风光无两的大观园,承载着的诗情画意,青春之梦戛然而止,各人的感受仿佛在桎梏里消化,造就一群年轻女孩在雷同的生活模式下,不同的生活态度也无法挣脱命运的轱辘。
然而因理解有限,读完红书,很长一段时间里,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一直在脑里较量。有段时间,社会上关于娶妻的最佳选择,也以林姑娘和薛姑娘为代表人物分成两派各数不是。我没原则地骑上墙头,左右摇摆。从比例看,大部份人是支持薛姑娘的,因为她更好与人相处。结发是把两个孤独的个体拉拢一起,近距离地过生活来排解孤独。然而婚姻过程的交流和理解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薛姑娘的金玉良缘并没走得长久。支持林姑娘一方认为清、纯、真,与人相处最重要。实质这种认可,在世俗和偏见下难以安置,认为清、纯、真不外是刻薄,尖锐,激烈。
男主角贾宝玉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年轻聪敏,平易待人,借着三生石透出来的禅意(各种呆的瞬间),当然也有对那时代价值的否定和戏弄……但论到场景描写的艺术效果,让我共情且破防的是消失于雪地的瞬间,或者说是父亲寻找儿子无望的切痛。
从读完红书到现在距今有三十多年,贾宝玉以年轻的公子存于脑海。有天晨运,遇到一高校退休老师榄山,他在公园用二胡拉着《祭潇湘》,边拉边唱:祭潇湘,哭潇湘……卿死我不知,卿病我如狂,卿归离恨天,我却庆洞房……哥哥不是负心人,哥哥正是有情郎,可恨怡红长锁禁,未能陪伴妹身旁,更恨移花接木计,拆散一双好凤凰……。榄山老师的声音苍老、沧桑。我的心一下仿佛被电击,想起读小说时的偷祭潇湘章节,当时对这种事后补救良心安宁的做法嗤之以鼻,至于贾宝玉祭词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亦绝无感动之举,从中也看出所谓读书仔细,许多时候仅是自己以为,与实际相差甚远。此刻看着榄山老师,不知道是曲艺的情调,声韵的美抑或抒情的氛围令我百味杂陈,自始至终没想过宝玉老去的一天。
后来我约上榄山老师,让他为我伴奏,结果唱到“卿死我不知,卿病我如狂,卿归离恨天,我却庆洞房……更恨移花接木计”时,心底莫名悲怆,仿佛把玩多年的无奈,忽然得到确认,理解。
听不见莫嘈,请看前头高见者,站不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