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无非是正月初一各家各户门前挂起形态各异的红灯笼,窗上贴上宜春字画,大人们会给孩子们穿上新棉衣、新棉鞋,带着一大家子人出门放炮仗,相互拜年,以传统的习惯用节日的色彩和欢快的笑声一起唤醒春天。
凛冬带给人们的寒气,在立春阳气初生之时,随着满庭的冰雪融化和冰河解冻而慢慢消散,美好的事物都在把人们往风和日暖的路上带,刺骨的北风也识时务地倒戈了,化作清风与东风一起徐徐地登场,轻轻吹佛着岸边垂柳。
@雨水:
随着早晚气温回升,地中阳气的上腾,春雨开始润物细无声。
春暖花开之时,也春暖着人间众生,很多地方都有女儿回娘家、女婿接寿送节的乡俗,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母慈子孝,人间至美便是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而雨水之后,寒中有湿,中医理论上要保持饮食的中庸,体弱多病者和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
传说这个时节若伤了情、伤了心、伤了神,容易肝肠寸断。
所以,这平淡的日子,我们适合在干净的院落里,保持一颗清心寡欲的心,少问人间情事,闲暇捧一本好书,喝一杯清茶,读自己能懂的诗歌。
@惊蛰:
“春姑娘来了,
春姑娘来了,
春姑娘飞过高山,飞过大海,
带着春天,她飞来了”!
儿时听老师在讲台上朗诵的这首儿歌,至今都记忆犹新。老师还说,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回暖,真正的一年之春,就从惊蛰开始了。
年少只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惊蛰就是滚滚的春雷惊扰了蛰伏的虫子,万物萌动,于是爬虫们结束冬眠都出来找食吃了,长大后读诗,才明白惊蛰以后,就“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朴实的农民,走进田间地头、场院菜圃,在山涧流水旁耕种,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春色相互映衬。
春夏秋冬又一春,四时之景不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农民们的农具已经日新月异,他们不再是赤手给农田播种育秧了,而是驾驶着机械化的农机,翻耕农田、给早稻抛秧,包括茶园内采摘春茶、田间栽植葱苗,基地除草、采摘柑橘,都是现代化的生产、营运节奏了,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撒下希望的季节,从古到今,这个理念恒古不变。
都说惊蛰以后,万象更新,这个容易给人惊喜的节气,也让历朝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触景生情,才思敏捷,笔下生辉,但作品繁多,细品之下,也大致是一个意思,无非是歌咏这春日时光的美景,感慨这春日时光的短暂,让世人明白珍惜当下,因为美好的景象总会转瞬即逝。
春回大地了,一片莺歌燕舞,处处蜂飞蝶舞,当人面桃花相映红时,请释放你满怀的柔情,不要吝啬说出你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