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之如是观
烦恼是一种内在情绪,会使人产生焦虑、不安、不愉悦的感受。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之后产生的情绪。它会造成个人产生烦躁、忧郁、痛苦等负面情绪。它通常起源于对过去的后悔,对现在状况的不满,或与对未来的失望。
今天这个题目源于昨日看了一部剧,看完之后陡然失落,烦恼突生。夜里三点多梦中惊醒再也无法睡去,辗转反侧之时,脑海无序的胡乱放飞着。至凌晨思绪才放平,想起今天还有一篇帖子,遂绞尽脑汁凑成此文。
就从如是观这三个字说起,这是个佛教用语,出自金刚经,大致的意思就是:应当这样理解,应该就是这样子。且不管用在标题是否不伦不类,姑且就当驴唇对上了马嘴。
佛教中一切烦恼的根本是三毒,就是“贪”“嗔”“痴”,深以为然!人之所以为凡人,而不是所谓的神仙,正因为有七情六欲,或有贪,或嗔,或痴。就像那经典的对话:“年轻人不要太气盛!”“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此文本义并不是教化他人,乃是自省之言而已。
贪,世人引取各种事物的欲望,执著于内心喜好的外物。例如五月吧之章子,很多人执着于此物,费尽心思收集积攒,或许某一场漏掉一颗白菜,某周年庆忘投优秀杀贴,某纪念场忘了签到,对于没有执念的人来说,此等小事不值一提,而有人则会因为这些事影响一时的心态心情。当然对某些事物的贪念,并不是都有害无益,贪有好有坏,例如对知识的渴望,或许会让你成为一个强闻博识的人,但是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失去一些其他东西,可谓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嗔,是对事物厌恶或者愤恨而产生的一种内在情绪。有喜爱之贪便有了厌恶之嗔,嗔之载为行,单纯的恶并不能称为三毒,需要有了实质的行为。例如某人贴了你,某人三观与你不合,某篇杀贴你看着不爽,你在心里画圈圈诅咒他,无伤大雅未尝不可,但是你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引发骂战,互喷互怼,甚至问候亲人等等,正着了嗔相。在此继续强烈声明,某并非反对版面互怼,各种投诉甚至骂战,只想说一句,着了嗔相,便引来了烦恼,汝若无惧,无妨无妨!纯属个人意见,绝无教化!
痴者,着相也。对某人着相谓之痴情,对物着相谓之痴迷,对事着相谓之痴呆。痴情也好无情也罢,人之一世,情字难熬。凡痴者,俱真性情之人,我认为都是单纯的人,如若心思繁复,也不可能执着于某一人一事物。痴者最难自省也,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