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余文华来到了山城求学。这里的一切和家乡迥然不同,城在山中,山在城中。还在来的火车上就有人说了一句俚语:“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口吃两江水,认钱不认人。”这时,便有了这座城的第一印象。
确实,这座城的独特风格余文华慢慢体会到了。一到春天,清晨醒来远处总是云遮雾绕。黄桷树经过夜雨的洗涤而显得格外青葱,鹅黄、淡绿各色叶子在风中摇曳。除了道路两旁,池塘边甚至岩石上、院墙上都能生根成长。想起本地同学告诉他的一句俚语,一个人读书不好,便是从小爬黄桷树去了。小时候物质贫乏,黄桷树的确是小伙伴们的好玩物。
顺着弯延的小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川流熙攘人群不断上上下下,有老人有小孩,看他们走起一点都不费力。还有打扮漂亮入时的少女,花枝招展地漂过,留下了丝丝香气。也有一根棒子挑着担子的力夫,当地人喊做“棒棒”。山城独特的立体交通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空间,路不远又是爬坡下坎,叫车不如他们方便。后来拍了一部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红火了一时。
走在路上,各种美食飘香,吆喝声不断。招牌鲜明夺目,有正宗川菜老牌馆子《老四川》,也有抗战时期迁来的名馆《小滨楼》,更多的是各种炒菜馆和火锅店。敢说四川重庆的饭馆服务态度最好,服务员小妹殷勤招乎,老板们满脸堆笑。各色菜肴色香俱全,火锅里汤色红亮,余文华犹记得经不起诱惑第一次吃火锅的感觉,眼泪鼻涕一起流出来。
饭后走在大街上,人群更多更拥挤。美女们也更多,皮肤白晰身材苗条,打扮得花朵一般看得目不转睛。当地人俗称“打望”。有爱美的姑娘还把黄桷兰等花蕾用别针挂在胸前,一副迷死人不偿命的感觉,回头率越高她越自信。余文华转角拐进了书店,爱读书的人也不少,同样人多只是大家都安静。其中有的美女气质出众,静静地挑书看书,鹅黄 色的衣衫勾勒出苗条的背影,余文华有时都看痴了。
两座大学之间有一条废弃的小铁路,大家都称那条路为“爱情小路”,自然是学生情侣们你浓我浓的地方。桃花谢了开梨花,梨花谢了有不知名的小红花,各种花开花谢一直延顺到夏季。每当夕阳西下,总能见到情侣们的身影。余文华后来感叹,没有找个情侣到爱情小路走几回,大学生涯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一到夏天,这里出奇的热,毕竟是长江“三大火炉”之一。有时候还没到夏天,四月底就开始热了,吃个饭就出一身汗。那时空调是没有的,一个寝室一把吊扇,也不知当时怎么过来的。夏天的饮食有凉面凉粉、卤菜皮蛋等,记忆最深刻的是上清寺的“川北凉粉”,和较场口的德园“汤圆”,火锅还有很多人吃,一边吃一边擦汗。街上的美女穿得更少,雪白的肌肤随处可见,感觉到了塞肤季。如果没有洪水,会有不少人下江戏水,美女穿着泳装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