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自八方(51)
1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又名沙湾大盘鸡、辣子炒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的特色美食,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新/疆公路边饭馆的江湖菜,主要用鸡块和土豆块炒炖而成,还同新/疆皮带面搭配食用。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餐桌上的佳品。
2018年9月10日, “大盘鸡”被评为新/疆十大经典名菜。
2馄饨
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3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新/疆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洋葱、盐等。把羊肉与洋葱拌匀腌渍一段时间可减少膻味。
从考古资料看,早在1800年前,中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
4面片
面片,在山西称之为揪片、在甘肃、陕西、宁夏称之为揪面、在青海称尕面片,是以麦粉为主料制作的食物,是西北地区群众最喜爱也最普及的一种面食。由于混放的蔬菜,肉类等不同,面片还有多种风味各异的品种。
做法简单易行,可以不用工具。一般是先将调揉好的面,切成短条,待锅里的蔬菜、肉等煮好后,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揪为方块形下到锅里煮熟即可。
5兰州拉面
兰州牛肉面,是甘肃省兰州市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面食。在兰州的大街小巷,遍布牛肉面馆。
兰州牛肉面起源于清代。"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来自陈和声、马保子(厨师)。色、香、味的完美结合,让兰州牛肉面有了走向全国的底气。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柔滑透黄。同时兰州牛肉面的面型分类很讲究,分为毛细、细、二细、三细、二柱子、韭叶、薄宽、宽、大宽等,有的细如丝雨,有的宽如玉指。青海人将兰州牛肉面以兰州拉面的商标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
1999年,兰州牛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2021年6月,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肉夹馍
肉夹馍是中国传统特色食物之一。名字意为“肉馅的夹馍”。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馍酥肉香,爽而不腻)。
7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饭食,源自西周。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8豆花
全名豆腐花,是由黄豆浆凝固后形成的中式食品。不过豆花比豆腐更加嫩软,在岭南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食用。
中国北方称豆花为豆腐脑,但北方豆腐脑多半为咸辛味,使用盐卤凝固,南方则多使用石膏。看似豆花,豆腐脑是同一种食品,仅仅是因为地域不同,以及做法上的细微差别而口感不同,但实际上,豆花和豆腐脑区别很大。
9艇仔粥
艇仔粥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该菜品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民(又称水上人家)创造的,其后又在广州发扬光大;现该菜品为广东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
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鱼片、瘦肉、油条丝、花生、葱花、蛋丝、浮皮、海蜇丝、叉烧丝、烧鸭丝和鱿鱼等。
烹制时,先将粥熬制粘稠,然后将滚烫的粥倒入配料中烫熟即成。艇仔粥以粥底绵滑、味道鲜美、口感丰富而闻名于世。
10奶油小方
奶油小方是以淡奶油、鲜牛奶为主料,玉米淀粉、糖粉为辅料制作的甜品。
11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制法是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红糟、香醋、白糖、酱油、麻油、湿淀粉等调料即成。
12冻梨
冻梨,又叫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洗净之后,就能吃了。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巴梨冰冻而成(延边地区是由“苹果梨”冰冻而成),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 冻梨的特点是口感绵密。
13延吉冷面
延吉冷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也是是驰名国内外的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中国朝鲜族食品。吉林延边地区以延吉冷面著称,该菜品和玉米温面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面条。
该菜品的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士豆淀粉的。其中尤以荞麦面冷面为著称。一般用牛肉汤,把煮好的面用凉水冲,然后放到碗里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汤和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葱、芝麻、辣椒、松子、苹果或西瓜切片。
14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15烧卖
烧卖,是一种以小麦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面皮,包裹肉馅上笼蒸熟的中国传统面食。
烧卖用烫面,即用开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种中间粗,两头有把的类似棒槌的特殊擀面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边如同花边,中间放馅,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屉蒸熟。皮薄馅大,形若杯,底为圆,腰收细,上面如同花边。烧卖馅料多为羊肉、糯米、萝卜、白菜等,加入调味的酱油、 盐、香油 、食用油、白糖。吃时配以醋。
16手把肉
手把肉,就是手把羊肉,就是挑选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因为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
该肉制作过程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份,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17桃花面
桃花面是湖北孝感市传统的特色风味小吃,同时山西榆次也有这种面食。桃花面有称馄饨面。是将煮熟的馄饨与面条同置一碗,加浇头(亦称臊子)而成。因馄饨皮薄,肉馅透红,浮于面条周围,宛如朵朵盛开的桃花,故名。
18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哨子新增)
19八大碗
八大碗的做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汆肉丝、汆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八大碗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统一的大海碗。摆放八角形。
在我国民间,每逢喜事节日宴宾会客。讲究用八仙桌上八大碗,七荤一素。而八仙桌与八大碗的由来,一说与蓬莱八仙有关。
20烧饼
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缙云烧饼、温县古面坊传统(老面)烧饼、黄山烧饼、传统烧饼、湖沟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掉渣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丰润棋子烧饼等100多个花样。
21包子
包子,本称馒头,别称笼饼,相传是为诸葛亮发明,清代后方由馒头分出,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主食,是中国传统食品,并且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包子”一词最早出现自宋代,此前主要被称为”馒头“。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宋代出现“包子”之名后,“馒头”之称一直并行不衰。直到清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
包子是由面粉(小麦粉)和馅包起来的,由荤馅或者是由素馅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馅多,松软好吃。还可以做各种花样。憨态可掬的,动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种各样的花样,供人们品尝。
22麻花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相传是西汉末年柴文进发明了麻花。现主产于山西稷山、湖北崇阳、陕西咸阳、天津、湖南。其中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以咸香油酥出名,苏杭以原始工艺出名,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另有天津十八街麻花、河南汝阳县麻花、江苏藕粉麻花、河南宁平麻花、湖南新化赵氏麻花各具特色。做法是以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油炸而成。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夏时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
23烤鸭
烤鸭是北京和南京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北京菜或金陵菜,该菜品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其色泽略黄,柔软淡香,夹卷其他荤素食物食用,为宴席常用菜点,更是家常风味美食。
24炸酱面
炸酱面,是中国传统特色面食,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为北京菜系,主要材料为面条、酱油、豆芽、黄瓜等,口味咸、酸辣,清新爽口,有筋道。
25水晶虾仁
水晶虾仁是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沪菜。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主料有虾和鸡蛋。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
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上海十大经典名菜。
26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相传,该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又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
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成菜后,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
27三杯鸡
三杯鸡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传统风味名菜,属于赣菜客家美食。也是台/湾有名的家常菜,因其烹饪时使用一杯米酒、一杯酱油和一杯黑麻油而得名。
三杯鸡以鸡肉为主料,搭配糯米酒、青椒、红椒等辅料,通过炸鸡肉、炒糖色后进行煮焖,最后浇汁制作而成。
2018年9月10日,三杯鸡被评为“江西十大经典名菜”。
28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后名扬苏州。
2018年9月,松鼠鳜鱼入选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29桂花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
南京盐水鸭制作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
盐水鸭最能体现鸭子的本味,做法返璞归真,滤油腻、驱腥臊、留鲜美、驻肥嫩,常吃盐水鸭还能抗炎消肿拒衰老,心血管病患者尤适宜。
2020年7月20日,南京盐水鸭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30东坡肉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轼(四川省眉山市人)所创制(一说为苏轼小妾王朝云在苏轼被贬黄州之际为改善饮食所创),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加入配料焖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入口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31驴打滚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中国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粉,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
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32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其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红油、细香葱、大蒜、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醋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
33叫花鸡
叫花鸡”原出于江苏常熟,是一些穷苦难民(或叫要饭的)用泥巴把鸡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在食此菜时,打开泥壳,满屋飘香,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若配葱白、甜面酱进食,口味更佳。此菜是常熟地区传统名菜,也是苏州三鸡之一。
34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风味名菜,为浙江菜系。
龙井虾仁将茶饮与虾仁融合,整体清新软嫩,虾仁玉白,鲜嫩,芽叶清香,色泽雅丽,虾中有茶香,茶中有虾鲜,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
2018年9月10日,龙井虾仁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35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
以山东鲁南地区为盛起源甚早,传说起源于三国时期的临沂,而后影响鲁南苏北地区,闯关东流传于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部分地区也吃煎饼。
36酸辣粉
酸辣粉起源于四川川西一带,是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地的传统特色小吃,属于川菜、渝菜、贵州小吃。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
酸辣粉主粉由红薯,豌豆按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酸辣粉源于西南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
37酸汤鱼
酸汤鱼,是苗侗族的一道传统菜肴,据考证此菜肴最早源于黎平县雷洞镇牙双一带。制作原料主要有鱼肉、酸汤、山仓子等香料。成菜后,略带酸味、幽香沁人、鲜嫩爽口开胃,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这道菜通常先自制酸汤,之后将活鱼去掉内脏,入酸汤煮制。
38五色花饭
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及壮族人的特产,广西壮族人民称之为乌饭,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有红、紫、黑、白、黄五种,叫“五色花米饭”。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
布依五色花米饭不但色鲜味美,而且还有良好的药物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色花米饭中,用来染黑颜色的“枫香叶”,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染黄颜色的“染饭花”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的作用。而用来染紫色的“紫兰草”,在布依族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39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省滇南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该菜品起源于蒙自地区,是由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及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制作而成。
过桥米线最著名的吃法叫“十步法”,即“一旦富贵(蛋)、二如来运(鲜肉)、三清叙道(熟肉)、四季花开(菊花)、五福临门(豆腐皮)、六六大顺(豌豆砣)、七星高照(姜末)、八方来财(素菜)、九九同心(韭菜)、十全十美(米线)。”
40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在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其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贵州菜中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之后宫保鸡丁也流传到国外。
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可以配合花生的香脆。
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41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料为:豆腐,辅料为:蒜苗、牛肉沫(其他肉也可以),调料为:豆瓣、辣椒面和花椒面、酱油、生抽、老抽、糖、淀粉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面,此菜成菜麻、辣、鲜、香、烫、整、嫩、酥,突出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此外,麻婆豆腐还传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了国际名菜。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麻婆豆腐“被评为“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42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省成都市和自贡市的一种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川菜,该菜品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得名。
担担面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
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担担面是四川小吃中的代表性食物,为人们品尝四川小吃时的必备佳肴。如今担担面已遍布各地,虽做法有些许不同,但因其美味受到各地人民的喜爱,已成为一种家常美食小吃。
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
43火锅
火锅,古称“古董羹”。
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烹饪方式。火锅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老少皆宜,至冬之佳品。
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主食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
麻辣火锅,最早叫毛肚火锅,是“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的火锅。它起源于重庆,也称红汤火锅、红油火锅、山城火锅及重庆火锅。重庆成为中国麻辣味火锅唯一的起源地及输出地。
44抄手
抄手是中国西南地区(四川达州、湖北恩施等周边地区称为“包面)一种食品,类似于馄饨。以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此种小吃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同饺子有一定差别,主要是是抄手和饺子的包法不同,饺子是用圆面皮包而抄手则是用正方形面皮包,除此之外,在皮的厚度、馅料多少、是否配汤底、包制方法、成品外观、烹饪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这也是抄手的特色之处),抄手包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是要折叠好几次才包好,而饺子的包法可以是可以只需要捏来封口就能下锅,他们的馅料也有所不同,饺子的馅料有猪肉、虾肉、蔬菜等,但抄手只用猪绞肉。
关于为啥被称为“抄手”,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从“抄手”的外观来看,很像一个人把手抄在胸前的形象。第二种说法,是因为“抄手”皮薄,抄手之间,就煮熟了。坊间流传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人问卖抄手的老板,为什么馄饨在四川要叫“抄手”。老板也不正面回答,只是将抄手往煮开的锅里一扔,而后便把双手抄在胸前。一分钟后,老板一边将碗端给食客,一边吆喝“抄手二两好咯。”
45猪扒包
猪扒包是一种澳门著名的食品,猪扒包是指一个涂上牛油的面包(一般使用猪仔包)中间夹着一块猪排。猪排通常是煎熟或油炸,但亦有以水煮熟后再把表面煎香。
46鸳鸯奶茶
鸳鸯奶茶是香港特产饮品,常见于香港的茶餐厅。制法是混合了一半的咖啡和一半的丝袜奶茶,同时集合有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浓滑。饮用者可以自行加糖,也可以叫店里事先加入炼乳。鸳鸯起源自香港的大排档。
47车仔面
车仔面是香港地区的一种低价特色面食,属粤菜,其起源于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
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可自由选择面条,配料和汤汁。
关于车仔面,香港的美食家曾这样描写在50年代吃车仔面的情景:“如果你曾经活在那个时空,你至少试过一次颤颤颠颠的手持一个碗口有少许磨损崩裂的描花公鸡碗,碗中有一堆还未熟透的淡黄/色粗面,几粒咖喱鱼蛋几块猪皮加几段卤猪肠半束韭菜。你就像突然在镜头前做了主角的临时演员,尴尴尬尬的站在那里——因为你根本没有筷子,老板刚问你要不要加块萝卜却又闻风“走鬼”去了,小贩管理队和街头小贩在追赶跑跳碰。”
48蚵仔煎
蚵仔煎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流行于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
2018年9月,当选福建十大经典名菜。
关于蚵仔煎的起源,有一则民间传闻,公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打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49烧仙草
仙草据说以台/湾苗栗县九华山的仙草干出名。几十年前的人们吃仙草,主要是把它切成小方块,再简单地加上糖水和碎冰。虽然也有热饮,但还是冻吃为妙。配上用糖水浸制的扁豆与弹牙的黑珍珠,冰冰爽爽的清凉令人心境平和。
在夏天,一碗冰冰凉凉的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得一干二净,它是炎热消暑的圣品。
在冬天,热腾腾的烧仙草也是让食用者感到温心的甜点,食用时再加入已预先炒熟或煮熟之去皮花生、细粉圆、花豆、绿豆、红豆等材料,加糖搅拌后食用即可。
50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据传,起源和清代文人黄宗宪有关。
通常以鳙鱼鱼头、剁椒为主料,配以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剁椒鱼头”被评为“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
剁椒鱼头的出处,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文人黄宗宪因“文字狱”而出逃。
路上途经湖南的一个小乡村,借住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农夫从池塘中捕回一条胖头鱼,农妇便用来做菜来款待黄宗宪。鱼洗净后,鱼肉放盐煮汤,再用自家产的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不想黄宗宪吃了觉得非常鲜美,无法忘怀。
事平回家后,便让家厨将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剁椒鱼头”,并成为湘菜蒸菜的代表。
51小炒肉
小炒肉是湖南省一道常见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麻辣鲜香,口味滑嫩。制作原料主要是五花肉、青椒、红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