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标题《折子戏》,就想到同名歌曲:
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
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
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这篇文章正如歌中所唱,只是描述了几个人生片段,没有开始和结局。可惜的是,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整体看来有些偏幼稚,虽不失可爱,但看来还是过于扁平了。就没有歌中所唱的“残缺不全的魅力”。
就第一个故事里莫可人要嫁的那个老尚书秦无良,即使这人真的无良,也不会这么直白地起名吧,玩个谐音梗多好,哈哈哈。
第二个故事,妻子在赌场外找丈夫,吵了半天,原来两个人没正式成亲,那这个妻子,不,是这个女子,既然也是个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怎么就跟了这么个无赖呢。如果说当初这人看着还靠谱,那正式成亲拜天地都没有,这叫啥靠谱啊。即使没有三媒六聘,找个村里的媒婆也成啊,以前的穷人还都不能正式结婚了吗。好吧,这些细节都不重要。那么,女儿病死了,邻居找来了,当娘的不赶紧回去看看女儿到底什么情况,就洗把脸给自己卖了吗?我要是围观群众,都满脸问号的好吧。好吧,那么就照文章所说,女儿死了,母亲心灰意冷,又跟眼前这个赌鬼没什么正式夫妻关系,那大可一走了之。当然,走之前,先要把女儿后事给办了。为啥要自己把自己给卖了啊?这个我真的是理解不了。
后面素衣说,写戏的笔不在自己手上。其实是在作者手上呢,哈哈哈。那么,如何把折子戏写出残缺不全的魅力来,看来作者还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