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文风专场》第三轮帖子及文轰(共搜集有10帖,此为第4帖)
(作者:无;提交人:在渭;提交时间:2012/10/1 10:42:23)
第八期《红楼梦专场》第三轮01芝兰之室-贾母对黛玉的改变 Post By:2012-7-7 20:30:11
《高鹗为什么要改变贾母对黛玉的态度?》
曹公是伟大的,一部红楼梦,就让世人研究了几百年。
高鹗是可恶的,据说他是看过曹公原著的,结局很悲惨,而贾府的没落明显影射当局,因此,红楼梦也一度成为jin书,所以他更改了后四十回的某些内容。最明显的也是最让人痛骂的就是改变了贾母对黛玉的态度。且看他写道:探春因提起黛玉的病来,贾母听了自是心烦,因说道:“偏是这两个玉儿多病多灾的,林丫头一来二去的大了,他这个身子也要紧,我看那孩子太是个心细。”众人也不敢答言。
看到这里,恨不能掐死高鹗。这还是那个疼爱黛玉的贾母吗,还是那个初见黛玉就搂着她大哭的贾母吗,连黛玉的纱窗旧了,她都亲自过问,怎么可能在黛玉生病的时候说出这样没有人性的话来。每次看到这里就痛心疾首,扔了书,再也不想看了。我等凡夫俗子实在无法接受慈祥的贾母一个转身就变成了狼外婆,连个过渡都没有,玄幻大片也莫过于此,让人情何以堪。
按照曹公无一笔浪费,无一笔不含深意的习惯来讲,试想一下,原著后四十回中并不是这样的,在曹公笔下,黛玉应是贾母唯一孙媳妇人选。且看贾母的态度,从黛玉进府开始地位就与宝玉同等,同吃同住,而且特意拨了自己的丫头给她。对于荣国府里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势利老妈子来说,这是最明显的暗示。还不止一次地说两人是小冤家,而实力派人物凤姐一直是唯贾母马首是瞻,曾经打趣黛玉: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连小厮都说:将来准是林姑娘了。
退一步讲,就算贾母没想着让黛玉作孙媳妇,也不会选择宝钗的,请看第五十回里: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凤姐也不等说完,便连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试问宝钗在贾府住了这么久,贾母何曾问过她的生辰八字,而宝琴一来就问起,与凤姐的一问一答,很明显地暗示给薛家,不可能要宝钗作媳妇。
看到这里,我真是喜欢上了聪明的凤姐,真是会看眼色配合贾母做戏。贾母向来喜欢玲珑剔透之人,从鸳鸯到紫娟、晴雯,再到凤姐,哪一个不是聪明伶俐之人,黛玉更是聪慧到极致的女子,又是她最疼的外孙女,焉有不爱不疼之理。只是贾母知道王夫人并不喜欢黛玉,所以,她不能明着给两人定亲,不断地通过各种暗示表达她的意愿给王夫人施压。
既然贾母如此维护黛玉,那高鹗为什么要违背曹公的意愿,在续写时改变她对黛玉的态度呢,我想,因为他要隐藏黛玉之死、贾府衰败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不得不改变了贾母的态度,为宝钗嫁宝玉做铺垫,由此,这是转折点,接下来黛玉必死无疑。
有猜测黛玉最后嫁给了北静王,因从袭人嫁与蒋玉涵的结果来看,宝玉把袭人的汗巾送给了蒋玉涵;柳湘莲的鸳鸯剑送给了尤三姐聘礼,后反悔退亲,索还鸳鸯剑时,尤三姐还剑自尽;另四十一回里有讲,板儿与姐儿互换了佛手与柚子,通过判词来看,巧姐应该嫁给了板儿;而黛玉诗号潇湘妃子,既称妃子,就是暗示嫁给王爷。第十六回里讲道: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黛玉会不会嫁给北静王呢,试问性情谦和的北静王乃宝玉好友,他送鹡鸰香珠串给宝玉,送他蓑衣蓑笠,两人是无话不谈的知己,他如何不知宝玉深爱黛玉,君子岂能夺人之美,又因黛玉并没有留下香珠串,意味着此姻缘未成。而此香珠串乃圣上所赐,会不会意味着黛玉入宫了呢。
私下揣测,后四十回里,黛玉做恶梦大病一场之后,贾母见她病成这个样子,便给了她一个定心丸。此后,黛玉身体有所好转,然,此事被王夫人得知,一直以来,她是十分不情愿黛玉作儿媳的,她喜欢的当然是宝钗,因此,立即向元春求援。其实元春的态度早在端午节时送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相同的时候就表露出来,贾母也因此放话宝玉不宜早娶,将此事拖着。元春再也没提,但此次事到临头,不忍违背娘亲的意愿,找个机会使黛玉进宫做了女官,贾母倒也无法,不久,贾母病逝,而朝政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即九子夺嫡,康熙死雍正嗣位,黛玉和元春在宫中被赐死,贾府被罢官抄府,(站错队被清算)贾政、宝玉与贾赫、贾珍一样被充军发配,府内公子哥儿与女眷们男为奴女为娼,妙玉与湘云被充为官妓,后湘云投水,凤姐死在狱中,其他丫环奴仆死的死散的散,若大一个贾府呼啦啦不复存在。
而北静王在此时起到了救世主的作用,北静王在前八十回里明的暗的四次出现,他在后四十回里出现的两次都是从中翰旋,保全了贾府。北静王,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北京王。
窃以为,即使是北静王也救不了贾府,他能救出的只有一个贾宝玉。宝玉逃出生天后,看破红尘,隐姓埋名就此出家。宝钗因家里有不争气的哥哥和泼妇嫂子,薛姨妈被气死,薛家日渐衰落,宝钗因此致力于家族产业,一生未嫁。
对于钗黛来说,这样的结局正符合她们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由此看来,高鹗后续中,无外乎是为了掩饰贾府内无一生还的下场,所以才让贾母改变对黛玉的态度,调包计中黛死钗嫁,最后让宝玉与贾兰考中举人,让贾家“沐皇恩、延世泽”,以博皇室欢心。非如此,此书不能得以流传,实属无奈之举,高鹗可谓用心良苦矣。
——————————————
胡言乱语一翻,有不周之处,还请同学们多多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