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藏经阁 → 4697 号风云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五月吧风云及群杀资料浏览页面
书剑||花样||光寒||藏经阁||书剑报到||书剑规则||花样资料||学堂||故事||总结||群杀资料||群杀总结||顶图||狼埔军校||回收站||提交||搜索
[总结]小评《解杏》作为群杀总结(共搜集有1帖,此为第1帖)

(作者:[评]墨未浓;提交人:晶;提交时间:2015/6/16 11:13:56)

[总结]小评《解杏》作为群杀总结 发贴心情 Post By:2015-6-12 19:28:07

小评《解杏》

迟了好过没来,我来了!简议小妹妹冷冰儿的作品。



1,虽然小狼要求我评的只是《解杏》,我还是找出之前《折凤》与《凤》这两篇重新阅读了一遍。三篇的情节都稍单薄些,语言上《解杏》和《折凤》使用更多的修辞手法来进行描述,而《凤》更多是叙述。造成的效果是《解》与《折》看上去言辞更优美,而《凤》更清晰有条理性。



言辞优美这回事在我看来很具有迷惑性,由于它能够更容易形象化作者倾注的个人感情,从而感染到读者。所以作者惯性使用这样的手法来表达,而读者回馈的肯定与赞扬也促使作者沉迷其中。



这样的做法最危险是会让作者的行文变得越来越俗气,脱离实质内容,而流于勾勒表面的花边。什么叫俗气呢,我认为钱钟书在《论俗气》里的定义非常恰当,就是“太过”与“太多”。



行文中使用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沉迷于此,甚至伤害了条理性与目的性,就是太过;若是情节空洞,缺少其他内容支持主要情节,而只剩下修辞手法,那就是太多。



冰儿的行文大概很多人称赞过文笔优美,这是优点也是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一是不要写病句,一句话首先要有条理,而后才是加上喻辞令其优美。二是提高言语的准确性。三是准确断句。这三点都是因为偏重情感表达而根据个人情绪落笔,多了随意性,缺乏了对行文的控制力。



可以参照这三点,重新对照自己的文章,仔细阅读几遍,用心从中体会。我经常隔一段时间阅读自己写过的文章,体会到别人提出为什么我文中总有言不及义以及表达混乱的地方的缘故。冰儿的文章好在并未热衷致力于言辞优美,陷入此等怪圈,读之依然能感觉到清新。



2,三篇文字中,《折》与《凤》的完成度比较好,但只能说是片段,无法构成情节。《解杏》一文是有情节的,为何会稍空洞单薄,作者无力使其更丰富,我想大概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世界的构造,这包括文中出现过人物的活动场景,也包括文中未出现的场景,还包括指定世界的规则。二是人物形象的丰满度,包括背景,身份,性格等等。三是事件要进行变化。



大世界、人设和事件都是静态的素材,在行文之前就应该对素材进行选取,勾勒出情节的粗略模型。这些素材的来源和作者的人生阅历、对事物的观察力相关。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是观察周围的人、事和环境来得到资料储备。



说到这里,我想进一步阐述我对什么叫借鉴和抄袭的理解。如果不懂什么叫做创作,根本就无法定义抄袭。大世界、人设、和事件这些静态的素材,都是学习客观存在的资料而得来的文章组成部分。(除了大师级的作家可以从现实世界与经典著作中归纳总结而后自我发挥创造新的大世界——举例说明:《西游记》、《冰与火之歌》,大部分作家都是参照现实世界或者已完成的大世界来进行创作。)


“做一场春梦(黄粱一梦)”,或者“他不爱我我爱他的单相思”,或者“底层小人物通过自我奋斗(读书、工作、婚恋、交友)获得成功”,或者“我爱他他爱我但是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悲剧”,或者“我们要灭了对方抢女人抢地抢金子抢权力”——这些都是事件。


“道貌巍然的伪君子”,“英俊男子”,“怀春少女”,“热血少年”,“成功人士”,“人生导师”,“简单直粗暴的坏蛋”,“忠实的小伙伴”——这些都是简单普遍的人设。

对它们的认知可能来自于你看过的影视作品、读过的书籍画刊、身边接触过的人,但不可能恰好全部来自于“一本书”,“一本画刊”,“一部影视作品”,因为对素材在进行选取的时候,你已经开始了创作之旅。



不知道你有没有阅读过本次群杀版面的两个帖子,一个来自于耶律有容的花絮贴,里面戏谑提到可从各史诗里东拼西凑选取素材,免去抄袭之嫌;一个来自于花满城的海伦抄袭事件贴,海伦在对自己的抄袭进行辩解时,说写作像是“用碎破布拼凑而成的衣服”。



创作绝对不是拼凑!当然拼凑而来的东西,也谈不上成为一个作品。作者要使素材互相结合在一起,形成有逻辑的情节后,才能传达信息。如何使素材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自己的生命,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什么叫做创作,而什么叫做借鉴和抄袭。


3,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我自己的解释:情节是静态素材的相互运动。



作者要使场景在大世界的设定下进行变幻,人物在不同场景中活动,不同人物之间因为什么事而产生互动关系,而事态因人物的情志选择和世界的规则设定进行变化。



生命在于运动,而每个生命的独特性都是来自于其思想、感情、行为的运动轨迹独一无二。情节亦是如此,相同的一件事“他不爱我我爱他的单相思”,相同的人设“英俊男子”和“怀春少女”,相同的大世界“玄幻修真”,这些素材可以来自借鉴别人的作品(绝不是复制黏贴),但它们一旦动起来,就有了生命。不管一开始场景叫做“七重天”还是“绝情谷”,“英俊的男子”是穿黑还是穿白,“怀春少女”是嘤嘤嘤还是娇笑,它们接下来都是因为你的思想和感情而产生运动,从而形成事件的变化,如此你创作出独特的情节。


《凤》和《折凤》的场景单一,人物活动范围窄,“遇上凤凰被救助而倾心,寻找之后相知相恋”事件没有完整连续的变化过程,这两篇文都属于断章。而《解杏》的时空跨度大,人物的活动范围也大,事件有完整连续的变化过程,可以独立成一篇小说;可是相对的,人物活动范围大,需要人物更多的活动;时空跨度大,需要人物更多的互动;事态变化需要更多地细节刻画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情志选择,使之起伏有曲折。


冰儿的想象力能够想象出素材之间的相关性,如杏树与感情的相关,姑姑和傅鸿飞的相关;也能注入真挚的个人情感,用修辞手法表达人物内心,从而感染读者。这两样对于创作都很重要——使文章充满个人色彩,体现独特性,但不足够支持起情节。


从《解杏》一文具体分析,开头场景在凤麟洲,“我”和傅鸿飞下了浮槎。有描写景色,描写傅鸿飞的神态,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简单的一段,可以再写写两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如何进行互动,用来刻画人物。除了提到“我”此行的目的,更可以侧面描写暗示下傅鸿飞此行的目的,给读者增加想要找寻原因的心理预期。



而后“我”进行回忆,对“我”的此行目的进一步阐述。场景变幻到了“家”,有题眼“杏树”出现。这一段除了介绍自己的生平,还引出了姑姑。同样的,需要增加对姑姑的外貌神态,言行举止,日常两人的互动的描写,以此刻画姑姑的形象,表达出我与姑姑的感情。


姑姑死了,场景变幻到“雪山”,“我”初遇傅鸿飞。这里需要描写的言行举止,两人互动,不仅可以带出“我”对傅鸿飞最初萌生的感情,也可以侧面描写,暗示傅鸿飞对姑姑的感情。


场景变幻到“万剑宗”,该是进一步通过两人的活动来刻画傅鸿飞的形象,和“我”的成长变化——学习法术、感情加深,两人互动可以直接描写“我”的情根深种又自我克制,傅鸿飞对我关怀备至等等,侧面描写他心有所属。


时间到了临行前,“我”知道此行是死劫,既然“我”头一次想要改变命数,不妨写写两人互动,“我”阻止傅鸿飞去,流露出平时克制的感情;他一定要去,不得不去,暗示一下他要去的理由。“我”回复冷静自持,决定以身相替,誓要救他。



场景回到凤麟洲,灵盘相救这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我”的情感爆发,直接表露出来。互动中傅鸿飞揭露非要来此不可的理由——求姑姑复生。还有“我”想救他,却偏偏成为他的劫数。按照我自己的恶趣味,我会加上一点傅鸿飞未必对“我”无情,只是“我”和他相遇迟了,他的爱已经用尽等等。



前面所有的铺垫都为了文中这两句“我想师叔啊师叔,这么多年来,你天天想着一个不可能再回来的人,却不晓得,我天天想着一个时时能看到的人。”和“无形里似有一张巨大的网,渐渐收紧,压得我倒在地上,蜷缩起来,那些爱恋每想一分,心就痛得抽搐一分。”


最后结尾“杏树”再次出现,场景变幻到仙界,交代傅鸿飞与姑姑相爱相杀的那一幕。以“爱而不得”,“爱而不能相守”,对应世事无常之感叹。此处不必用后记,只用稍微过渡交代下“我”成仙了就可以。



——以上是我脑补出来的,《解杏》一文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明确傅鸿飞天天想着不可能再回来的人是姑姑,以及他去凤麟洲的理由。


我不知道我脑补的和作者实际构思的是不是相合,按照逻辑链来推导,最后结尾观尘镜托孤一幕,就为了表明这两点。


4,对于创作,我的所思所想都很浅显,也并不十分成熟,但为着小狼所托,已努力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期待将来的群杀中,再有机会与冰儿妹妹共同研讨关于写作的种种。



龙旂·僧趣言这众多邀评,恰如杨过为郭襄庆生,我一思及这两者相关联的地方,忍不住乐了。本次群杀几次事件也令我想起当初与小狼结识时:我身为队评一意孤行地多次投诉抄袭贴,拉了很多仇恨,也给她平添许多压力,但她默默抗下来了。我亦写过小黄文,颇有哗众取宠之心态,给她看过,她劝说让我少接触少写这些文字,免得性情渐移。



对相交甚浅的朋友,同样以真诚相对,以直言告诫,既从不刻意示好,也不怕被对方误解自己的好意。因为小狼如此,所以我一直乐意亲近她,也同样对她的朋友抱有亲近之意。小狼,看到这里,你该知道我那天感叹的不是别的,而是想起了当初的相识。



1条资料   当前页1/1   5篇/页 首页| 下页 | 尾页|转到第
提交新杀帖:(请勿灌水,删除勿怪)


   
≡≡ ☆ 五月吧出品   蜗牛牌风云群杀资料搜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