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 瀛洲论剑 ]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12)
----  <font color=green>五月吧瀛洲论剑第45届【网购的利与弊】6号帖游戏(给给)</font>  <img src=dv_plus/medal/images/B-SZ.gif>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638340)

--  作者:海客机器人
--  发布时间:2024/5/25 20:30:04
--  五月吧海客瀛洲第45届【网购的利与弊】6号帖游戏
本帖授予棕熊奖版杀主少藏票的理由如下:
在作者的笔下看到了网购存在种种弊端和优势,举一反三将万事都有双面性描写得淋漓尽致。由小见大,从网购利与弊这一观点,阐述到中国制造曾经也是低质量和廉价的代名词,但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跃迁,在世界上有了性价比高、价格实惠的标签。


==============以下为正文部分=============

五月吧第45届瀛洲论剑【网购的利与弊】



网购或许正在抽走实体经济的最后一根釜底之薪。

2024年初,看到一些网红大佬在互联网上的发声,称电商经济也是实体经济的一种。

这种断章取义式的解释,可以让我们读出至少两条信息:

1、这些“经济学家”在用一种以偏概全的话术,为互联网经济站队;

2、2024年之后,互联网经济将成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向。

但互联网经济真的能够代表实体经济吗?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精神的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应该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实体经济发展得越好,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越强。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互联网经济应该是商业服务业的一个分支的分支。是庞大的实体经济中的一个极小的分类。互联网经济虽然可以称为是实体经济的一种,但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更加强大的实体农业、工业以及交通通信业。

我打个比方,我们在手机端购买商品的网购行为,需要些什么前提条件?

不是有人创建了一个交易平台。

而是能够上架丰富的、质量稳定的商品,这就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实体制造企业,以及在你下单后,能够快速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将这些产品运输、快递到你手中的实体物流。

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后起之秀拼多多、抖音,以及更小众的由实体商超发起的盒马、山姆、多点,还有规模较小覆盖面却更大的生鲜平台,如美团、朴朴等,这些电商平台无一例外地需要实体厂家为他们提供产品,提供运输,提供售后。

疫情期间风光无两、备受青睐的社区团购,亦是如此。

那么,当我们将日用百货、男女服饰、母婴产品、饮料酒水、零食小食、米面粮油、家用电器、图本书籍、花卉盆栽、家具装饰、五金耗材,甚至是医药用,搬上网购平台之后,面对如此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的产品,消费者又该如何选品呢?

或者说,厂家、供货商该如何刺激消费者购买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实体商场、超市是如何吸引消费者来消费的。

1、将商品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构建视觉刺激,并让消费者在看到时产生购买欲;

2、促销打折吸引购买,往往会贴上大大的爆炸头,或者用喇叭扩音器进行宣传,以优惠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并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捆绑销售、搭配销售,在卖三文鱼的柜台上摆上芥末膏,在卖黄金首饰的铺子边开香水、化妆品专柜,当消费者买了一样之后,就会想要买第二样。

4、积分兑换、积分返点、会员日促销。成为我的会员,我给你返现返券,我给你免停车费,只要你来消费,下次再来凭券立减。用这种方式持续性拉住消费者来逛。

5、发邮报,做广告,安排班车接送,把更远处的消费者吸引到或接到我这里来消费。

我们看到,实体商场也好,商超也罢,总结下来就是依靠人流量来存活。把人吸引过来,然后再通过视觉、听觉刺激,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于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热闹的商场、超市会搞各种名目的活动,会上各种精彩的视频投影,会建各种特色的堆箱和外场。

而这恰恰是一个共荣的过程。

由于人流的汇聚,会以商场、商超为中心,形成一个商圈,在这个商圈里,会有便利店、理发店、小吃铺、奶茶店、咖啡馆、饭馆、烟酒店、电影院、游戏厅、数码产品店、教培机构、糕点铺等等其他小商铺的生存空间,并能带动附近几条街的生意。

这种共荣的经济模式下,一些准入门槛较低的个体工商户,还能够赚到钱。商铺店面的出租,也更容易,在商圈附近的房价、租金也更高。总之,大家都有钱赚,大家都爱聚集。

聚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会有很多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平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甚至,搞基建本身就是一种提升GDP的模式。一条路、一座桥、一个医院、一所学校,一个警察局、一座体育馆,人聚集得越多,就能越快收回成本。反之,如果人聚拢不来,基建就是赔本创造就业岗位,当地政 府就容易产生难以偿还的财政负债。

但电商经济恰恰是反人流聚集的。

这就是电商经济带来的第一大弊端,当一座城市辛辛苦苦搞好基建,建设商圈,配套各种商铺,准备迎接人流,准备吸引外来者流入的时候,互联网经济打破了这一常规。

我在家里滑动手机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所有东西(除了烟草),我为什么还要出门去那些热闹的地方人挤人?

当我坐在家中就可以吃到大餐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去那些美食店排队等号?

你不去,我不去,那些在商圈附近的商铺,他们本身所承受的高于正常水平的店面租金,就会大大降低他们的经营利润,从而导致他们无法继续开下去。

虽然这些店铺也可以参与到电商平台的外卖系统中去,为附近的居民提供外卖销售。甚至,很多商圈店铺的外卖销售还不少。那么,店家为什么不租一个偏僻的便宜的更小面积商铺?而要租一个在闹市区的能提供客人歇脚和堂食且租金更贵的商铺呢?

于是闹市区的店铺就慢慢租不出去了。

于是这个商圈就渐渐熄火了。

这也正是万达这样的大型房地产、物业企业,逐渐无法生存下去的原因。

商铺租不出去,商圈熄火,建设成本还没收回,银行贷款还没还清。

压死中国房产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不是三年的疫情,也不是美元加息,俄乌战争与巴以冲突,而是疫情期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电商经济,以及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的消费习惯。

那么,电商经济培养了人们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呢?

那就要从电商平台如此从实体商场抢走人流说起了。

与实体商场吸引人流差不多的那几点,但更多依赖价格战。

毕竟电商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它无法通过一个手机屏幕让消费者产生逛商圈的感觉。没有那么多的视觉冲击(堆箱、排队、人头攒动),没有那么多的听觉冲击(叫卖、播放快节奏的音乐来刺激),所以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价格战。

实体卖多少,我电商打折卖,对折卖,甚至一折卖。尤其是那些知名度较高的、价格比较透明的一线品牌商品。

飞天茅台,市面上卖2980元一瓶,我这里卖1600块一瓶,假一罚十。

诱惑力大不大?

消费者买到以后转手卖给烟酒店2500元,立赚900块。真就是抢到等于赚到。

夏天到了,大家或许会买一些饮料放自己家里冷柜里冰镇后喝。超市卖3块钱的冰红茶,我这里卖1毛钱一瓶,你看到后有没有购买的冲动?

也许你家里并不缺饮水机净水器,但你看到 1毛钱的饮料,还是没有忍住购买的欲望,哪怕你其实并不需要它。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以至于消费者隐隐产生了一个念头,网购的东西一般是比实体店里便宜的,运气好还能抢到超低价,还能薅一薅电商平台的福利羊毛。

电商平台也一直在给消费者洗脑,我这里没有实体店铺的租金,没有仓储费用,我是直接联系的厂家,由工厂发货,打掉所有中间环节,我的价格是最低了,请大家都来我这里购买。

于是,电商经济或者说网购所带来的第二个弊端出现了。那就是限制了国内制造业向产品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平台要以特价吸引消费者,他可能会采取价格补贴策略。比如,原本进价1500元的空调,实体店卖2500元,现在平台贴补一台空调100元,以1400元的价格就卖了。

负毛利,在资本雄厚的电商平台面前,可以做到。

在消费者眼中:好便宜啊!

在实体店眼中:竟然比我进价还低!

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情况,一种是消费者纷纷购买,一种是实体店从平台回购。

毕竟在实体店眼里,这比我从厂家进货还便宜。

总之,电商平台通过这次负毛利销售,向厂家交出了一份相当漂亮的销售数据。一下子就成为了厂家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销售渠道。

在厂家眼里:这个渠道、这个客户将成为未来几年,我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渠道。

于是在下一次电商活动开启前,比如618、双十一,双十二,厂家就会十分重视电商平台的销售,且很担心这个平台在这次不再与自己合作。

毕竟如果把大订单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么自己将输掉一个重要的战场。

但这一次,电商平台并不打算做负毛利了。它要赚钱,要把之前贴补的费用赚回来,要赚得更多。

怎么办?厂家贴钱。

让厂家来成为这次销售的贴补方。

于是,一个个厂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遭到了电商平台的“绑架”。加上国内新生儿出生水平的下降,预示了未来几年内全国消费水平将持续下降,要维持销售数据上的持续增长,为能够在年度汇报时给董事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厂家不得不重视电商平台的销售能力,并配合电商平台,生产出更多“电商款”商品。

所有的“电商款”无外乎一条标准:便宜且成本低廉。

厂家不可能不赚钱,电商平台不可能不赚钱,消费者又要更便宜的商品,那么,就只能在生产材料上、产品质量上做文章。

我们买到过很多小家电,小物件,视频中看到的似乎是不锈钢材质,到手时,其实是塑料做的。就是这个原因。

早在淘宝天猫的时代,很多厂家就推出过电商款产品。比如某国产洗衣机品牌,其生产部门的员工就曾透露,为了节约成本,设计师费劲脑筋,一个螺丝钉一个螺帽地减,努力做到更低成本。比如某洗衣液品牌,其销售部门就承认,电商款的洗衣液浓度,会低于实体店款。同牌子不同款,隐形中伤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更是制造业的品牌口碑。

但这还不是对制造业最大的伤害。由于长期大量生产廉价商品,制造业就难以完成产业升级,无法做到提升自己产品的品牌附加值。

一个奢侈品包的价格两万起步,其成本可能就一百元。剩下的一万九千九百元都是品牌附加值。一瓶香水,其成本可能就几十元,但却可以卖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不是这款香水的用料有多好,而是它的品牌附加值就值了这上千倍的利润。

当这些高品牌附加值制造业赚到钱后,他们能够拿出一部分利润继续去研发、去设计、去创新。而我们国内那些被电商平台绑架了的制造业呢?他们还有机会创造自己更高价值的品牌附加值吗?

很难很难了。

价格战只能让企业活下去,却无法让企业活得滋润。更无法让这些制造业企业成为世界五百强。

我们把价格打下来了,却失去了跻身高端消费品牌的机会。

所以,我们只能看着欧美那些奢侈品公司,一家公司养活一个国家。

而我们呢?我们的工人加班加点,制造着供应全球的商品,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

利润去哪了?加薪的机会去哪了?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不愿意进入实体工厂?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又为什么那么少?

电商经济带来的第三个弊端是,浮躁的、虚假的社会风气,低俗的、卑劣的致富途径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三观不正,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违背初心。

相对利润而言,销售数据和好评,是电商经济更看重的。

我们网购时摸不到看不着实物,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该产品的销售数据和好评率来判断是否值得购买。

但大家看到的销售数据和好评内容,是真实的吗?

在深圳,有这么一些公司,他们不生产产品,不销售产品,他们靠什么存活?卖好评。

一个人操作一台改装过的电脑,可以生成上百地不同的IP地址,注册成上百个虚拟买家。这样的虚拟买家出现在电商平台的商铺里,就是虚假购买记录的制造者,是虚假好评的提供者。如果出现在起点、番茄、知乎、微博这样的信息内容平台,他们是虚假的读者,是虚假的僵尸粉。这只是赚取正向的钱,他们同样也可以给予差评,成为收取电商商铺与网文写手“保护费”黑恶势力。当然,做得过分的,也会被网警请去喝茶,甚至有一些老板因此锒铛入狱。

这里面的故事,似乎是传闻,却真实存在过。只不过今天,这些假人假粉,一直变幻着生存模式。也一直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互联网经济,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了欺骗和假冒伪劣,充斥着偷税漏税和不正当竞争。

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在全力打击,平台的创始方也在努力封停这些不良行径。但终难彻底肃清。虚假与虚拟仅一字之差,却注定是一对相生相伴的亲兄弟,无法彻底切割分离,只能共生共存。

那么,互联网经济如此不堪,为什么国家又要大力发展它呢?

因为它真的可以创造GDP啊。

字节跳动,也就是抖音的母公司在印尼创造分公司之后,印尼人民网购商品70%以上来自中国制造。吓得印尼政 府不得不在年初发布禁令,只允许字节跳动经营信息内容,不允许做网购平台。

网购,是实实在在扩大出口,把国内过剩生产力释放的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网购也给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带来了便捷。现在的都市打工人,是离不开网购的。很多实体店老板,嘴上骂着网购,身体却十分诚实地通过手机平台点着外卖,买着日用所需。

一个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族,上下班通勤时间就要花去几小时,下班到家都已经八九点了,你指望他去实体菜场买菜,再把菜洗干净后自己做饭吃吗?

外卖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周末,你不论失去旅游入住酒店,还是购买景点门票,又或者挂号去医院,都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来操作完成。

甚至,女性例假期间,一个跑腿订单就可以让外卖员把女性用品送上门。24小时,随叫随到。

网购又实实在在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时代在进步,生活节奏在发生改变。我们不可能让经济模式倒退回十年二十年之前了。经济学上存在即合理的定义,给了网购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虽然网购抢了很多实体店的生意,让很多个体老板面临破产,但同时也给几千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给许许多多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许多原本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通过直播带货成为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网红,实现了财富自由,完成了财富积累。

或许今天的网购存在种种弊端,但相信,随着网购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方会逐渐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商家的行为,来提高网购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信誉。

中国制造曾经也是低质量和廉价的代名词,但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跃迁,在世界上有了性价比高、价格实惠的标签。相信,网购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终有一日也会停止价格战的引流模式,成为推动实体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有力推手。


--  作者:萦萦
--  发布时间:2024/5/25 20:31:31
--  
涯涯
--  作者:赳赳
--  发布时间:2024/5/25 20:55:38
--  
津津
--  作者:南南
--  发布时间:2024/5/25 21:34:41
--  
给给
--  作者:行行
--  发布时间:2024/5/26 0:22:48
--  
冠冠
--  作者:妹夫的妹夫
--  发布时间:2024/6/13 9:44:56
--  
昨天有个实体店门竖了个大喇叭,十块两盒果切,我贪图便宜买了,一点也不好吃。
--  作者:箐
--  发布时间:2024/6/16 13:34:15
--  
低质量和廉价的代名词,但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跃迁,在世界上有了性价比高、价格实惠的标签。

————上面一大段都在说捡便宜,怎么到后面一下子跃迁了?

--  作者:箐
--  发布时间:2024/6/16 13:58:10
--  
兜里没有钱,人们看到十分心仪的东西也会思索再三之后才考虑是不是要买回家,嗯,往实际用途上去考虑了。再细分一下,钱从哪里来?工资下降,失业等等导致消费降级

1:人口是消费的基础,开放二胎和三胎的时候,婴幼儿“一条龙”狠狠地赚了一笔,现在呢?那天出门,发现以前的公交站妇幼保键站被改成  人民医院了,有人会说,这是升级啦。那就升级吧。人人都知道1+1≠1,但是在某个事情上,非说是正确的,那么,正确吧,现在结果呈现在眼前,是非对错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2:假使一个人生活在一线城市,一个月必须的生活费是4000,但是,公司只能给出3000-4000的资薪,问:这个人做不做这分工作?有人说,可以做两份啊。是的,没错,但是就业岗位在哪里呢?

3:综上,囊中羞涩,点开美团,一碗面要20,如果我自己做只需要5元成本,虽然辛苦一点,会选择哪一个?同理,衣服还能穿的时候,人们会怎么选择?必须要买的时候,会怎么选择?

4:老话说,便宜没有好货,却又都想捡便宜,为什么?网购物品和成本、质量没有多大关系,毕竟实体的小店里,也会有三无产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与GDP没有关系,对实体的冲击不是网购,而是人们手中资金的厚薄程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  作者:箐
--  发布时间:2024/6/16 13:58:28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又多话啦!撤了。
--  作者:给给
--  发布时间:2024/6/20 21:06:24
--  
以下是引用在2024/6/16 13:58:28的发言:
又多话啦!撤了。


是主帖里先话多的。/捂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