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昼夜斋]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38)
----  关于红楼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38&id=301534)

--  作者:苏柯
--  发布时间:2016/11/14 21:06:00
--  关于红楼

红楼风云落幕,想起自己以前也胡扯过几篇红楼观感,找了很久才找到,也贴到这边来吧。

 

多年前写的,很稚嫩。

 

 

 

  

也许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开篇不说薛林,不说宝玉,却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谈风姐和尤二。原因其实很简单。红楼煌煌百万言,出场人物数以百计,风某实在不知该从何说起。正苦无头绪之时,忽然转眼看见电视机里正放着一个讲述两个女人之间为情斗争的故事,于是心血来潮,决定从这红楼第一夺夫战开始谈起。

  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实力情况。风姐心思缜密,行动果断,该下手时决不心软,心肠之狠毒不逊须眉男子;反观尤二,优柔寡断,心地过于善良,单纯地像一张白纸。两方相遇,则高下立判。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透着一股血腥的味道。

  每当我看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我就不禁回想起遥远的初恋。想那时风某口拙嘴笨,长相平凡,和帅气二字毫无半点关系,虽然会写几首歪诗,却始终是爱情的门外汉。好不容易看上一位佳丽,百般追求,眼见得有了些进展,正窃喜之时,不想横空杀出一个富贵公子。对方除了不会写歪诗之外,样样都强过风某,于是轻而易举地夺得美人心,只留下风某掉落一地的心酸。若当时能学得风姐手段之一二,又岂会落得如此惨败以至念念不忘。

  都说红颜祸水,但是这场悲剧的祸根应该是那位琏二爷。要不是他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尤二到底淫还是不淫,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但是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若没有外界的影响,尤二那点春心也只能放在胸腔里,偶尔吟上几首怨妇诗罢了。可贾琏的出现,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尤二这堆干柴。而且两人在带孝期间勾搭到一起,这个事情就可大可小了,后来正是因为这一点被风姐抓在手里,贾琏虽然心生不忿,却终究只能牙碎了往自己肚里吞。当然,这是后话。

  贾琏虽然有些妻管严,却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己老婆的厉害,所以一切都是悄悄地操办,以为能瞒天过海,做到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个期望是好的,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连玉女杨钰莹在红楼内的秘照都能被挖出来,更何况是你这一墙之隔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不知道赖某人的偶像是不是贾琏同志,于是也效仿前辈来个金屋藏娇?

  贾琏的暂时离开为两个女人创造了一个有限空间内的战场。可惜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抛开两人实力上的差距不谈,风姐有意,尤二无心,这却是最致命的。所以说还未开打,尤二已然输了一半。

  接下来,我为大家细细分析一下尤二这个典型人物。至于风姐,请参照下贴拙作:从王熙风的那一脚说起。 

 

 

 


--  作者:苏柯
--  发布时间:2016/11/14 21:07:00
--  
 

补充:从王熙凤的那一脚说起

每当我看到王熙凤踢出那一脚时,我总会不甚恭敬地想,她那三寸金莲痛否?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讲的是贾母召集众人为凤姐祝寿,不料好色贪淫的贾琏在家中找姘妇被凤姐抓了一个现行。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凤姐听了, 气的浑身乱战,又听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了, 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 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

  即便是几百年后的我,对此依然颇感震惊。甚至一度怀疑,在那个盛行女子裹足的年代里,精明强干的王熙凤难道拥有一双大脚?

  但这个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按理说这么凶悍的女子,定能将贾琏轻易收服,好好惩治一下这个“只离了凤姐便要寻事”的琏二爷。却不想事情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弯,当贾琏拔剑、众人赶来时,凤姐忽然失去了刚才的威风,仿佛瞬间林妹妹灵魂附体,做泪奔状投向贾母的怀抱之中。

  这场家庭小规模战役的结局,自然以凤姐的胜利而告终。仅从这样一件小事中,我们便可以略窥王熙凤的风采一二。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但是王熙凤在书中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他。可以这样说,贾宝玉象征着作者一切美好的愿望和希冀,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中根本无法找出这样的男子,只能是寄托于书中;而王熙凤则集中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众多特质,她的身上具有非常深刻而宽广的内涵,现实社会的残酷黑暗一一在她身上体现。她和贾宝玉的性格就像背道而驰的两极,只有组合起来,才是《红楼梦》所要表达的完整人性特征。

  对于王熙凤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已经不能从简单的文学艺术角度来分析。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红楼梦》“写的是很细致、很精细的社会历史。”这就表明不能将王熙凤的经历简单看成叔嫂斗法、妇姑勃溪之类的家庭琐事,因为在中国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家国是同构的,历来一脉相通,家是国的一种简化的形式。王熙凤的触角很深很广,无论是在宁荣二府,还是在官府,在宫廷,在佛门清净地,她都能伸出她的触角。所以,以她为焦点的一种延伸,包含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丑暗的一面以及勾心斗角的官场斗争的一种概述。

  那么,我们可以参考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观点,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来分析王熙凤这个特殊人物的命运。当然,以《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内容来说,这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分析,而是简要分析一下她是如何在书中争权夺利,利用自己的心机谋略来达到目的。

  第三回中,王熙凤甫一出场,作者曹雪芹便以紧张激烈的笔锋刻画出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凤辣子”,这种前后叠加渲染来刻画典型人物形象的笔法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少见。从还未出场的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到浓墨重彩地描写凤姐的外貌,再到表述她在贾母和林黛玉之间的左右斡旋,可谓先闻其声,次见其人,再闻其名,到最后看到她种种八面玲珑的表演,一个鲜活的凤姐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深深地抓住了读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凤姐深沉的心机已经悄然浮现。她深知贾母疼爱林黛玉,是以摆出一副十分疼爱林妹妹的模样,自然深得贾母欢心。曲线救国并不是现代的发明,很多时候,委婉而不着痕迹的奉承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浅显的道理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在《红楼梦》中更是被凤姐用得得心应手。

  接下来凤姐在书中又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其中较为著名的当属“毒设相思局”和“协理宁国府”,前者可以看出凤姐的心肠之狠毒,决断之果敢;而后者则可以看出凤姐杰出的管理才能。其实,在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做女人很难,做有才华的女人更难,做胸怀韬略善于管理的女人是难上加难。但是凤姐依然做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取得贾府最高领导人贾母的支持后,凤姐毫不畏惧地将触角伸到了宁府,一路上披荆斩棘,废掉垂涎她美色的贾瑞,拿宁府的某位家仆(姑且视作路人甲)做样板狠狠玩了一手杀鸡儆猴,瞬间清除了自己前进路线上的障碍。

  经过协理宁国府的锻炼,凤姐成功蓄势,一方面巩固了自己在荣国府的地位,另一方面成功将触角伸入宁国府。若贾珍此时不让凤姐介入宁国府的事务之中,日后又岂会有“凤姐大闹宁国府”之忧?

  前面已经讲到,凤姐从一出场便牢牢取得贾母的信任和喜爱。而相比木讷的王夫人和气量狭窄的邢夫人来说,人老成精的贾母一眼便看出王熙凤才是荣国府内部主管的最好人选。凤姐本身的条件十分优秀,单从管理上来说,她实在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尤为重要的是,她深谙官场的游戏规则,始终将最高领导人贾母放在第一位,始终遵循“两个凡是”的方针,再加上用不间断的插科打诨来逗贾母开心,通过疼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方式温柔而间接地拍贾母的马屁。综合这些,凤姐已经坐稳了荣国府内部主管的位置。

  仅仅有管理才能和拍马屁的功夫,凤姐依旧不能长久地坐稳那个位子。但是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理。从这一点来说,她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大师。比如探春等人起海棠社,因为月钱比较紧缺不够花,便要凤姐去做诗社的“监社御史”,但是凤姐立马便猜到这帮人是来拉赞助了,真可谓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她最擅长的便是从对方的神色和只言片语中猜测对方的来意,而且次次皆准,然后顺应对方心理,又能做到圆滑应对。这种机心和应变令人叹为观止。

  凤姐成功达到管理荣国府的目的之后,便是她人生的高峰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她的心机谋略和杀伐决断非常明显的显露出来。通过两件事情来说,其一是袭人母亲病重需要回家探视,她特意地将其打扮一番,博得众人满堂彩,而且间接地讨好了王夫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袭人同样是一个心机厉害的人物,她也取得了王夫人的信任和喜爱。但是凤姐明显技高一筹,在拉拢袭人的同时顺便向王夫人示好,不经意间同时取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好感。

  其二,便是“赚取尤二姐”,这一招“弄小巧用借剑杀人”,不仅达到了泄愤的目的,也向旁人显示了自己的手段。既警示了贾琏,又震慑了他人,还在贾母等人面前留下一个宽容大度的形象,更进一步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一箭数雕,真真是非常人所能为也。只是可惜了那痴情温婉的尤二姐,尚未来得及防范,便将一缕香魂葬送红尘之中,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通过这样的正反相辅的手段,凤姐此时上承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下慑那一众眼高过顶的凶仆悍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言既出四方呼应,达到了她人生的顶点。

  然而即便凤姐此时是如此的风光,可是她并没有像贾母那样成为贾府真正的统治者。而且从书中的叙述来看,她的结局很悲惨,与前期的风采照人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作者早早便给王熙凤下了定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便如苏轼那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华丽富贵,精明强干的王熙凤,亦终究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 


--  作者:苏柯
--  发布时间:2016/11/14 21:08:00
--  
 

(3)迷失的尤二姐

曾经有人告诉我,千万不要相信学生时代的爱情。虽然我最初的萌动就被某富家公子扼杀,但是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爱情应该不分年龄阶段,只要两人真心相爱,现实一定会为之让步。

但最后,现实还是狠狠给了我一耳光。当曾经的海誓山盟被校门外那辆破旧的桑塔纳狠狠碾碎时,我才明白自己的坚守是多么可笑,更为自己感到不值。或许她不明白,有时候放弃一辆桑塔纳,便有可能得到一座别墅。

也许当年张华也是如我这么想的。犹记得那时年少,他神情飘逸玉树临风,尤二娇羞可人闭月羞花,他们相约清晨村头大树旁,你侬我侬一起去放羊。可惜时光转瞬流逝,当尤二看到了贾琏的桑塔纳,心中便燃烧起了熊熊火焰,兼之之前便与贾珍来了一手劈腿,于是便顺势抛弃了张华,转投他人怀抱。

张华此后经常在村头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琢磨着贾琏给他的安置费什么时候能到账。

我并不否认爱情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人心如此,它光洁的表面早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谁又能否认张华和尤二当初认真相爱,可是当现实击碎了梦想,金钱摧毁了真情,权势侮辱了人性,那些我们曾经信仰曾经挚爱的感情,也就只能剩下了一阵无病呻吟的唏嘘。

尤二的悲剧,如果仅仅是从男盗女娼的角度来考虑,有点失之偏颇。从根本上来说,当个人的愿望遇上现实的残酷,基本都会以前者的失败来告终。如果尤二不是有贾珍这个姐夫,如果她没有遇见贾琏,如果她不去爱慕虚华,她能逃避这个结局吗?

很显然,不能。

封建社会的女子,不管她是否愿意,一生下来,家长都能希望她攀上高枝变成凤凰。繁华贵气如贾府,不也尽力地把元春往宫中送么?哪怕元春再怎么不愿意,她也只能黯然接受这样的安排。那我们再看看尤母的反应:

“至次日一早,果然贾蓉复进城来见他老娘,将他父亲之意说了.又添上许多话,说贾琏做人如何好,目今凤姐身子有病,已是不能好的了,暂且买了房子在外面住着, 过个一年半载,只等凤姐一死,便接了二姨进去做正室.又说他父亲此时如何聘, 贾琏那边如何娶, 如何接了你老人家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应了替聘,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况且素日全亏贾珍周济,此时又是贾珍作主替聘,而且妆奁不用自己置买,贾琏又是青年公子,比张华胜强十倍,遂连忙过来与二姐商议.”

相比张华,贾琏的优势可谓明显。无论是家世地位还是调情手段,他都远远超出张华。所以说尤二转变方向并不奇怪。更何况之前,她就已经和贾珍有了一些勾搭。

从本性上来说,尤二内心是很复杂的。并非是简单的一个“淫”字就能说明一切。她的确爱慕虚荣,否则也不会抛弃张华投向贾琏的怀抱。但是她真的本性淫荡么?我看未必,和贾琏好上之后,她就收敛了自己的言行,即便尤三故作姿态之时,她也是极力苦劝。当兴儿在向她描述凤姐的毒辣时,她仍然抱着不相信的态度。

尤氏姐妹二人,尤二善良,尤三刚烈,虽有淫行,却无淫心。她们所做的,只是去顺应或者彻底地反抗那个时代,但是结果她们必然遭遇失败。这也是曹公花费笔墨来抒写她们的原因。因为那是一个吃人的时代。不管你怎么去做,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被吞没到洪流中。凤姐和湘莲,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一只手,或有心或无意,便毁去了人性中绽放的花朵。

迷失的尤二,天堂才是她的归宿,封建社会里终究无她立锥之地。


--  作者:苏柯
--  发布时间:2016/11/14 21:09:00
--  
 

(4)那场梦与殇

在王熙凤那一节我曾讲过,红楼一书,不能简单地仅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分析。曹公在撰写本书时,前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仅仅是在丰富文本,也是为了更好地安插线索,布置情节。因为他要说的,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控诉。

凤姐与尤二,前者代表封建家族的传统势力,后者则是广大平凡女子的代表。从尤二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那个时代女子的特质。善良,单纯,没有多少心机,懦弱,凡事缺乏主见。她们一再挣扎,却仍不免随波逐流,听从命运的安排。即便有人能奋起抗争,亦不过是为了追求一个温暖的怀抱和一个不算太坏的归宿。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不破,岂能后立?但是很显然,尤二的命运早已注定。

这件事中的凤姐,其实我更愿意把她当做一个男人来看待。她能接受平儿,只为堵住别人的闲话;接受秋桐,只是为了给公婆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尤二呢?虽然她是贾珍的小姨子,但凤姐连尤氏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她?但是凤姐明白,若主动出击,肯定会授人把柄。以她的心机谋略,又岂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在得知尤二的具体所在之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

一如我的预料,凤姐出场的形象与当年初见林妹妹分毫不差。“尤二姐陪笑忙迎上来万福,张口便叫:"姐姐下降,不曾远接,望恕仓促之罪."说着便福了下来.凤姐忙陪笑还礼不迭.二人携手同入室中.”这幅情景,若贾琏见了,必定以为自己身在梦中。但这仅仅是错觉,且看旁人的反应:“兴儿笑说:"快回二奶奶去,大奶奶来了. "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不得不佩服曹公用词之精妙,一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将鲍二家的恐惧写的淋漓尽致。为何会是这般反应?自然是凤姐平素的狠毒早已深入人心。

尤二本是个极简单的人,见凤姐如此谦恭礼让,便将以前听到的关于凤姐的言论抛诸脑后,“尤二姐见了这般, 便认他作是个极好的人,小人不遂心诽谤主子亦是常理,故倾心吐胆,叙了一回,竟把凤姐认为知己.”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但尤二并非农夫,凤姐亦不是蛇,双方的力量对比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凤姐之所以如此作态,不过是想一箭双雕,既击败尤二,又能不被人非议。

从尤二跟着凤姐踏入大观园之时起,所有人都开始纳闷,这还是那个母夜叉般的凤姐么?

但是凤姐终究不会让众人失望,她的手段,丝毫不曾停歇过。

凤姐此人,若是个男人,必定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这一点,曹公也借很多人的口说过。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比寻常男子强上万倍。可这真的就是一件好事么?我想曹公也必定痛恨这样勾心斗角的事情,所以才会给凤姐安排一个如此凄凉的结局。

尤二呢?她只不过是想追求一个归宿,是想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有错么?

突然发现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的感觉,两个女子,都是为了一份情缘。或许,凤姐的想法里参杂了太多的利害关系,但是谁又能否认,她们追求的是同一样的东西?我们一直在说凤姐的心机,在说凤姐的谋略和手段,或者说尤二的淫行,在说她的不知廉耻,可是,又有谁想到过她们也是人?

是的,她们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但是她们生活在那个时代,无论怎么挣扎,都逃不出别人的手掌心。温柔如尤二,强势如凤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生灵,她们追求的,不过是一个不求上进贪婪好色的富家纨绔,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或许,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便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曹公如此行文,不过是想告诉我们,对于那个时代,他用远超常人的眼光看出它的邪恶。但是他无能为力,只能愤而动笔,用手中的笔隐晦地记录下这一切。

那场梦与殇,终究魂断独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