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 天涯隔壁 ]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6)
----  【旅行】人为什么踏上大道之行?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598688)

--  作者:荀灌
--  发布时间:2023/9/12 11:07:12
--  【旅行】人为什么踏上大道之行?
1.士行
我曾在629年见过一个中原来的和尚,彼时大唐正当贞观盛世,海晏河清。
我问玄奘:和尚,你为何发愿西行?
玄奘说:为统一各种经典,西行求法
我又问:是当时的大唐不够好吗?不能通过自我验证来完善现存佛法的解释吗?
玄奘向我细诉小乘佛法的不足,宣讲大乘教义
我追问:能正面回答我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您不能从大唐的社会现状直接归纳出佛教的大乘教义,一定要西行求取验证版本?

玄奘没有回答,西行求经是先贤们就已经走过的路。
三国时期,五十多岁的士行就曾从洛阳西行求法,抄写翻译了《大品经》原本。
出关,西行,穿越几千里的草原与沙漠,往遥远的异乡求取大道真经。
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壮举。

可是壮举的价值,究竟是由求取真经后的效果决定,还是由旅行过程的险阻决定?
将过程的苦难直接与结果的辉煌绑定,这合理吗?
如果仅以投入的物力来考量,最该被称赞的是不是秦皇汉武们为了寻求长生的劳民伤财之举?

如是这般,昔年玄奘,缘何西行?

2.赛特
为什么《云和山的彼端》至今还是我心中的T0国产游戏?因为这一条赛特之旅在一众中文的创作中足够特别。
在那条丝绸之路上,我看过博望西行,看过定远镇关;看过了玄奘发愿,也看过李靖西征。第一次看见,有人东归。
不由得开始憧憬,那些从这片土地上一个个西行而去的人,心底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声音,呼唤着东归?

赛特的东归与宇文拓的西行是一种时空上的互文。一条路,两代人,在错位的时间里同时远行,这两条线各自绵延,从未交错,却似乎从来都是同一条路。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里一个个前往西方留学,寻找救国之路的先辈。

给虚拟形象以厚重的,是这个时空里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一代代背井离乡的人,一个个努力回归故乡的同胞。
故乡,故土;吾国,吾民。

我知道这样的故事大多真实地发生过,故而在看向那一段时光时心中常怀敬畏。
可是任何事情,套上宏大的自我感动后,是否就会让人失去客观评估它的立场?

那么,执着喜欢某些作品的我,足够理性吗?

3.五福书院
有人说,在马来西亚,学华语是一件需要拼命去争取的事情。
可是,在机器翻译如此发达的今天,单一语言在语言学上的研究价值究竟如何?

他们是不是更应该去争取,机器语言的普及与突破?
找到那个能更好研究世界的方法,是不是比成全心底的情结更加重要?

理性的选择,有时是反感性的。
诚然,成全一个人的心愿没什么不对。人哪里来的权利,去抹杀掉另一个人完成自己梦想的选择权?
可是,感性的代价呢?
每一个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在你选择从心而行时,就需要承担起这种不理性行为的后果和代价。

蜕变,是一次次用逻辑代替原始逻辑的过程。
那些由原始观察得来的情绪与道理,既不准确,也不真实。经不起定量化的实证检验。只是因为代代相传,在几代人心底打下了烙印。
以理性去纠正惯性,追问原因与结果。才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在当下的最该踏上的求道之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9-15 16:56:43编辑过]

--  作者:坤坤
--  发布时间:2023/9/12 14:05:5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光年之外
--  发布时间:2023/9/12 14:25:31
--  
昨天看到一段:
大概是是说
物体的存在,具有其相比较性,
一个物体较大,那么,肯定有一个有较小的存在进行类比,否则我们很难弄清楚大与小。
那么,语言的存在是不是因为使用这一门的人相对于较多,于是就就起了学习的念头。
如果太难学,真的是没有途径,还是只是虚假宣传呢?

别人的就是最好的吗?
不一定。
掌握方法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答案,而不是直接找答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9-12 14:26:47编辑过]

--  作者:荀灌
--  发布时间:2023/9/12 15:36:33
--  
以下是引用光年之外在2023-9-12 14:25:31的发言:
昨天看到一段:
大概是是说
物体的存在,具有其相比较性,
一个物体较大,那么,肯定有一个有较小的存在进行类比,否则我们很难弄清楚大与小。
那么,语言的存在是不是因为使用这一门的人相对于较多,于是就就起了学习的念头。
如果太难学,真的是没有途径,还是只是虚假宣传呢?

别人的就是最好的吗?
不一定。
掌握方法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答案,而不是直接找答案。


那么用什么验证你这个方法能找到更多答案呢


--  作者:夭飒
--  发布时间:2023/9/12 21:07:21
--  
看个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回首当曌
--  发布时间:2023/9/14 21:28:04
--  
如果仅以投入的物力来考量,最该被称赞的是不是秦皇汉武们为了寻求长生的劳民伤财之举?

这句没看明白,是说玄奘西行投入了大量的物力,所以拿来对比追寻长生?

统治者从“天命所归”筑固统治,到借助佛教来筑固统治,赞扬求真经的艰辛,有没有是在辅助真经的来之不易?追寻长生都沦为笑话了,但以当时相信有神灵,这笔开支跟航空科技还相同了呢。
不然商纣王最后葬身火海中,紧紧抱着的还是那供奉的香炉,希望得到保护。

想想当初赞扬无产啥啥的,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仇富,是不是无形之手引领普罗大众走向他们想要的三观

--  作者:回首当曌
--  发布时间:2023/9/14 21:29:06
--  
这么说着,隋炀帝就是做多错多的冤大头
--  作者:霾
--  发布时间:2023/9/14 21:30:39
--  
归缪法。做一件事情的难度并不与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绑定。

如果做的难度决定价值,那秦皇汉武追求海外仙山比玄奘西行求经有价值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9-14 21:33:14编辑过]

--  作者:霾
--  发布时间:2023/9/14 21:32:14
--  
花小钱也可以办大事
--  作者:回首当曌
--  发布时间:2023/9/14 21:39:44
--  
那就是仅是难度,个人的付出是容易被忽略的。

奘西游又没有像西游记那般拿着关文,一关关盖章通关。据钱文忠教授提到其在河套地区,玄奘为了逃避当地官府,他类似我们今天说的偷渡,避开官府抓捕,偷渡出境。
所以官府并没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