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 一剑光寒 ]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9)
----  【四轮二区评文】无题   <img src=skins/wuyue/ping.gif>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376622)

--  作者:[队]毛毛虫
--  发布时间:2019/8/24 22:11:08
--  【四轮二区评文】无题

玩笑归玩笑,评帖还是要认真评滴。不过顺便感慨一句,很多人认为群杀不掐不热闹,掐应该是群杀的主流,我不反对这个说法——在现代娱乐手段越来越多、娱乐成本越来越昂贵的时代,群杀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对低级但也确实便宜的娱乐方式。不过,虽然这种娱乐成本较小,而且掐架又是群杀这个低成本娱乐中最廉价的娱乐方式,但在廉价它也是有价值的啊,所以我还是建议要注意一下“掐”的态度和方式。调侃可以,但不是嘲讽,更不要骂人。重要的是:气别人可以,但不要气着自己!

好了,闲事少管,还是做我自己的本分吧。下面开始评文。

1号帖《《我想为你披坚执锐》前传:海草海草,摇摆摇摆》:9.30

这是一篇貌似荒诞但实际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反映出一定的现实意义,或者是人性方面,或者是情感方面——我在这里不做解读。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母梨的,各有各的看法吧。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出来的意义甚至连原作者都不知道。所以作为队评我不便解读作者的行文背后的指象意义,我只能说我认为这篇文有其自己的意义,和上篇“披紧执锐”不同的是,这篇已经脱离了“水”文的范围,是一篇真正的幽默小说。关于这一点,为了挣绣球,我会专门开个单帖来说明。

2号帖《回家》:9.20

评文之前,先感慨一句题外话。“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很容易,因为她以男人的灵魂为灵魂。”大约我所熟识的女人,都是些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吧。

但决不要以为这些贤妻良母式的女人,她们就没有自己的灵魂。她们以她们的坚强和隐忍,以有无比坚韧的信念和精神,在中华这片向来压抑人性尤其是压迫女性的大地上,默默地抗起了三千年历史,甚至有可能是守护了五千年甚至更多年的历史。这个世上,在漫长的黑暗里,男人和那些陪着他们一起喜欢鲜花、掌声、舞台、霓光灯和交际宴会的女人,是最是靠不住的两种东西,他们只出现在某个鲜亮的瞬间,往往能引领一个时刻。但守护时代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沉默而坚强的女人。

《回家》是一篇很小资很文青的作品——我个人这么认为。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带着一点淡漠的愁绪,又有一点温馨。不足之处是写得仓促了些,一些细节处的过度生硬、语句粗糙的瑕疵也不少。

3号帖《细雨》:9.10

这篇的写作手法很好,蒙太奇场景式,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写法我在前面哪一轮中就说过,故事信息包容量大,场景过渡比较方便,是一种很好的写小说的方式。

这篇文作者的文笔也不错,细节描写也很到位。打分低的原因,我觉得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是因为故事的完整性。小说前面挖了几个坑,比如说高青松在这篇小说中的出场,有什么用?张焕峥和舒元宾的“那事”,是啥事?对小说的主题和主线有什么作用,要花一节的笔墨来描写?再比如,邓小欢和他老婆的电话是什么意思?廖敏的宝宝四个月大了有什么问题吗?林海怕老婆和这篇故事的主题或主线有关系吗,她又没出场?这些我认为都是伏笔吧?可是挖坑没填啊。如果不是伏笔,那就是多余。所以看完全篇小说,每一节都不错。但看完整个篇幅,我却迷茫了:作者你想告诉我什么?你想让我如何解读你这篇小说?

4号帖《3层51床》:9.40分

故事的构思很巧妙,结局更是出乎我的意料。读到第二节的时候,我还以为邱利先是什么“口罩大哥”,岑晨认出了他呢,可是这个“口罩大哥”是“孙莹莹”说的,再回忆一遍剧情那是好像孙莹莹说的“岑晨你从未知道的口罩大哥”!看完全篇才知道,岑晨要保护的是林海,很是意外。作者写得很用心,整个故事大框架的逻辑发展是顺畅的。

不足之处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较严重的是:

1)囚车着火,岑晨扑到车底求人。结果,“半焦人体的怀里,还有一个安然无恙的少年。”作者没有从事过消防工作,不知道起火这种灾害,和地震是不同的。地震中一个人可以拼死蜷起身体保护另一个人,但在火灾中这样做一点用都没有。

2)口罩大哥这一情节作者写得含糊了些。既然孙莹莹点到了,那么后面要是交待一句这个口罩大哥是林海,故事的感染力会更强些。如果这个口罩大哥是邱利先,故事的悲剧性和震撼性会强一点。提到了却没有对故事的主线起到作用,这个细节就是一处败笔。

3)看守所里孙莹莹斥责岑晨那一段话,“知道吗”三个字用得太多了些,不是一个正常人说话的习惯。“编外警员”,我不知道官方正式称呼是什么样的,但在我们这边的口语中,习惯是称为“协警”,我还知道有些地方的是称为“辅警”的。在激动之下斥责一个曾经关心此时却让她失望的人时,不用两字语而用四字语,也不是生活听习惯。作者可以把这段话自己放开声念一遍,尽量模仿斥责人的语气,感觉一下有没有不劝劲?试猜一下:作者是个女生,而且很年轻,从来没有这么激动的用口语怼过人!不知道是也不是(^_^)。


--  作者:小虎妞
--  发布时间:2019/8/24 22:14:50
--  
赞同毛毛虫的评文
--  作者:小虎妞
--  发布时间:2019/8/24 22:15:25
--  
基本上三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