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五月吧论坛 (http://wuyue8.net/bbs/index.asp) -- [ 一剑光寒 ] (http://wuyue8.net/bbs/list.asp?boardid=9) ---- 1号牌第一轮单评花絮:《秋烬》 <img src=skins/wuyue/xiuq.gif> (http://wuyue8.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533083) |
-- 作者:自在小神仙 -- 发布时间:2022/7/31 10:28:35 -- 1号牌第一轮单评花絮:《秋烬》 <img src=skins/wuyue/xiuq.gif> 读之前,照惯例揣摩了一下标题的含义。烬,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秋烬,字面上来说,便是秋天结束后所剩下的东西吧。那么秋天又仅仅指的是四季中的秋季吗?或许它还指高考失利后的那个秋季,又或许它指的是多年后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后的岁月。 这篇小说,怎么说呢,它应该不属于所有人,它只属于某一类人。因为即便它是给所有读者看的,但能看懂、并有所共鸣的,会是那类有过、或见过类似遭遇的人。 他们也曾经是傅江宁,曾经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生长。他们走过了傅江宁走过的路,在城市森林里打拼,对出生的故土有着埋怨,也有着眷恋。 虽然我不属于那类人,但出生于农村的我,是能理解傅江宁的,当然,也是能理解他的父母的。 地道农民的心里,庄稼是首位的,同样重要的是家里的“大学生”。他们一边希望子承父业,一边又希望飞出个金凤凰。而受过教育的傅江宁,在年轻到未曾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时光里,对于土地,他没有父辈的那种深沉之爱,他渴望的是繁华的城市,是出人头地。他有着对自己的盲目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暂时还算是不切实际的憧憬。 傅江宁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是思想上的碰撞。父辈“老旧”的思想,让傅江宁以为他们想牺牲掉自己的前途,他不想继承家业,即便他也曾经在收获季节里,挥汗如雨地收过稻,那时的他与他的父亲并没有任何区别,他的骨子里也流淌着这样的鲜血。 可是当他脱离了那个收获战场,他便成为了“文人”,他有着不同于父亲的“新”思想。于是,他觉得父母不能理解他,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给父母的言行下了定义,并不断催眠自己,他的这种定义是对的。所以,他要脱离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因为他渴望“独立”,渴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无法苛责他的选择,因为于他而言,这是他的人生之路,是他不成熟时为自己所选的路。 那傅江宁的父母呢?他的父亲是典型的那类,明明有满肚子的话可以说,可他选择不说。即便他可能察觉到自己被儿子“定义”了,也不曾想过与他谈一谈。他并不是“文盲”,他知道有银河,他能找到牛郎织女,他也有过自己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只是当他成为了父亲后,他也变成了父亲。他有千言万语,可最后在知道儿子负气离开后,他只说:“钱不够了就该自己跑回家来了。哼哼,小兔崽子。” 是不是很形象?是不是很能让人想到什么? 文章里有两处描写非常有意思。一处是“机器”,另一处是“同学”交流。 “机器”代表着钱和文化。傅江宁的母亲在多年后,曾经说过一段话:“从你上小学开始,你爸就开始单独攒一笔钱,为你读大学做准备了。我们夫妻两说好了,不到最困难的时候,不动这笔钱。直到你上高三,已经攒了快五万了,我们自己合计了一下,这笔钱正好可以供你读完四年大学。没想到你个不争气的只考了个三本......让你去上大学嘛,钱又不够;让你去复读,又怕白白浪费一年时间。不让你去读嘛,又怕你恨我们夫妻两……” 这段,便是当初明明可以说出口,却又顾着父母的身份,或者说是怕引起更大隔阂,而未能说出口的话。这笔钱,对于父母来说,算得上是当时仅有的积蓄了,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怎么用才是最好的。那个时候的傅江宁,并不理解这样的矛盾心里,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 多年后,当他终于学会了理解,而父母也学会了倾吐,双方才慢慢开始和解,他们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也与曾经的“敌人”和解。 至于“同学”交流,这一段让傅江宁窘迫的经历,我想,可能会在他心里留存很久。毕竟,当初的他,可是一心想要复读,想要读更好的大学的。文凭对年轻的他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他含糊其辞,试图让“同学”知道,他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或者说,他也曾经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文章的结尾,会让人生出“是不是没写完”的疑惑。但我想,作者停在这里,大抵是因为TA已经把想写的都写完了。他写出了年轻气盛的傅江宁,写出了初入社会的傅江宁,写出了不满愤懑的傅江宁,最后他又写出了磨平棱角、学会理解的傅江宁。 最后当秋收再临时,那些曾经的经历,不管是与父母的冲突,还是觉得自己灵魂被污染的“莞式”,亦或者是见义勇为带来的荣誉与奖金,都会在岁月的流逝中化为灰烬,成为滋养人成长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