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 藕心文苑 】[ 似水流年 ] → 一场游戏一场梦

  共有1431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一场游戏一场梦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时光@瓜
  1楼 狼埔  115帖  2019/11/12 10:58:37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1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11/23 23:27:44 [显示全部帖子]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位并不相熟的朋友在微信里留言,说给我寄了一本林清玄的《心有欢喜过生活》。我当即表示感谢,微信里又彼此你来我往,寒暄几句。朋友是个很实在的北方妹子,聊天时候大家说起她们那里的苹果好吃,都打趣要吃苹果,我也跟着说要,没几天,我也收到了一箱苹果。果然,不一样的水土成就不一样的风味,妻说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苹果。我后来也寄了些老家的特产过去,与人交往,这些俗套的礼节还是要的。


没几天,快递打电话让我下楼取件儿,书到了。打开包装一眼看上去,书清雅得很。浅黄的封面上画了一个小和尚,手中擎着红色的太阳伞,从阶梯上一步一步走下来,脸上有着无邪的笑。画面的意境不由让我生发出想象:这个小和尚是能够渡人的转世灵童,还是用青春来渡己的仓央嘉措。或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即使他的地位再尊贵,再高大,他也始终在渡自己红尘的劫。


   


渡劫一词原是道教术语。在一些玄幻小说中,通常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修炼获得某种特殊的能力,因这种行为本身是逆天的,所以上天会降下灾难,即劫数。而渡劫就是指修炼者通过自己的修行,提高修为,提升应对天劫的能力,成功渡过劫难。


现代人称呼渡劫,这里的劫并不是指天劫,而是指灾难与困难。每个人在世上生存和生活,都会遇到一定的磨难:少时有天性被束缚之苦,你必得改变贪玩的天性,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待长大后,又要承受情爱之苦。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坚定与执着,也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遗憾与怅然。等到老了,又要承受生命个体衰老,病痛折磨甚至亲人生离死别的那种痛苦。


曾经有人讲说为什么小孩子刚生下来会哇哇大哭,就是用了佛家入世的观点,说人生下来就是入世,入世就是承受苦难的,小孩子预知这人生的艰难,所以用哇哇的啼哭声,宣告自己的降生。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小孩子刚生下来之所以会啼哭,原是因为胎儿在母亲腹中,本是靠脐带进行氧气的传输。等降生以后接触氧气,脐带剪断,小孩子就必得以自己的肺进行呼吸,如此气流推动声带,哭声就出来了。


但是我依然接受小孩子之所以啼哭是因为人生是一种磨难的观点。有时我们需要科学为我们祛除疑惑,还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心里给自己悬挂一盏灯,即使它平淡无华,形如糟糠。


妻就是我的那盏灯。二十年前,我们家是全村最穷的一个,还住着破旧的瓦房。父母拼劲全力,也只是在村东头为我赢得一块宅基地,盖起了四间大瓦房。我侥幸在县城谋得一个半是体面,实为底层的工作。面对一个个傲娇着离开我的女孩,我越来越自卑。她们喜欢的是楼房,对于我,这是勒住项颈也达不到的高度。媒人的热情越来越低,逐渐不再上门。我已经对爱情不存幻想,家里人甚至开始想着为我找个农村的姑娘,完成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业。遇到妻的那天,我骑摩托车去县城北的姚家沟子办事,走得匆忙,刮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我心想坏了,不知要赔人家多少钱,谁知她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拍拍衣服,就让我走了。


后来我又在姚家沟子遇到她,原来她是刚毕业分配到那里农村信用社的职工。此后,我们开始鸿雁传书,电话倾诉,后来,她成了我的妻。我成了她红尘里注定要守护的劫。



劫难面前,人性的脆弱就会显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周围都是面容凄楚的人,妻把身体背过去,不停地抹眼泪。医生倒是仁义,安慰妻说只是一个小手术,十天半月后养护就好。妻将信将疑,后来我见她不停在手机搜索,后来又强忍了眼泪,挑了好的言语,来安慰病床上的我。


对于生死我算不上看透,但也知晓一切随缘。何况这结果不出来,也没理由凭空伤悲。术后病理结果出来了:良性增生,妻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也将提起的心放下。毕竟人到中年,妻儿老小,我是他们一家人的脊梁。只是从此,妻对我要求更加严格,不许我抽烟,酒更是给我限量。日子仿佛更加清苦了起来,但是我的心里却无比富足。


我是幸福的,因为遇到了妻。在妻的守护下,我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劫难,抵达了幸福的港。我们十年前就在县城买了房子,又贷款给上大学的儿子买了一套。买房的时候,我问儿子将来回不回来,妻在一旁应答我:一定要回来。其实回来不回来我倒是不介意的,在外,儿子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失去了这个儿子。将来我断不会因为贪恋自己眼前的幸福,束缚儿子飞翔的羽翼,但是我明白妻子眼前的选择,对她来说,最幸福的红尘莫过于:亲情相守,温暖余生。


林清玄的散文中,记忆最深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记得最初在读这篇文章时,曾经思索良久,仍然不知该用怎样的字句来诠释“清欢”二字。是淡淡的欢乐?是清净的欢喜?还是须臾的欢愉。或者都是,又或者都不是。文中的“我”,一路在寻找清欢,一路也在回味清欢。在寻找和回忆之中,若是对比了低处,人就总是在走着高处的幸福,但是倘若选了高处来作比,人就始终位于生命的低谷,寻不得欢乐。可见这清欢,并不是以物质的生活而定位。若你心有光亮,哪怕生于乱世,断瓦残垣之中,也能开出清欢的花。


人生在世,谁都无法超脱,生活中经常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我庆幸在这红尘的烟火之中,饮一杯清冽的平淡之泉,寻得了自己的清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时光@瓜
  2楼 狼埔  115帖  2019/11/12 10:58:37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1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11/23 23:28:27 [显示全部帖子]

舌尖上的故乡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由南至北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地域的差异,与之对应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对我来讲,饮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情结,是远在他乡心恋着的故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每一日要迫切吃到嘴里,噙在口中舍得咽下的家的味道


1、香椿


每年到了三四月份,市场或超市里便会有新鲜的香椿芽出售。这些芽叶并不全是绿色,往往越是靠近顶端,越是呈紫红色,这是香椿芽最鲜嫩的地方。采摘香椿的人很懂得时机,每一根芽叶的长度几乎都在十厘米左右,它们被一小捆一小捆地包扎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排队等待人们的挑选。有时我陪妻去市场,在市场看到它们总会停下来看。包扎香椿芽的绳线也各种各样,有用粗线的,有用细绳儿的,还有的是用玉米皮玉米皮单张的长度不够将这些香椿芽叶围起来,它们便被从中间撕开,两头打了结儿再连接起来还有的用马莲草包扎一种开紫色小花的植物,一旦成活长得飞快,草叶高度有的能达到四五十厘米。


妻见我望得出神,走过来推一推我,“想吃香椿了?明天回老家吧,妈前两天就电话来了。


老家有一个后院,里面种了几棵香椿树,最大的估摸有我的年龄那么大了。因为树干越长越高,枝叶越长越茂盛,逐渐伸展到老屋房顶的瓦上。风雨季节里,树枝被狂风吹得乱敲屋顶,打碎了几片瓦。父亲说再长下去要闯祸了,便让我架了梯子爬上房顶,将一部分树头卸掉了。但是剩下的部分依然疯长,第二年春天,又生出好多绿中带红的嫩枝芽来。


长在高处的香椿叶子采摘起来特别麻烦,父亲在后院里又扦插了一排小香椿树,也都成活了。春天的时候,一棵棵小香椿树排列整齐地站在后院里,迎着春风,长出鲜嫩的芽叶,春天里足够我们享用香椿的美味。


老北京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吃香椿,意吃春,寓意迎接新春的到来。香椿最好吃的就是初长的芽叶,被称为“树上蔬菜”。它有一种清香,古时还曾被用来当做贡品。苏轼曾在一首诗中这样称赞香椿,“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三月份初长的香椿芽叶鲜嫩味美,怎么做怎么好吃。妻常拿来炒鸡蛋,煎香椿蛋饼,还用盐水揉进咸味,剁成细碎碎吃面条。


香椿树浑身都是宝。除了可以食用,享受香椿的美味,香椿还可以做药用。香椿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在各种新药无法得到安全印证的今天,多对应身体症状和植物属性吃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好东西,还是值得推广的。


但是吃香椿也要看时机,香椿含有硝酸盐,时间长了,硝酸盐会生成亚硝酸盐,对身体有害。因此吃香椿要趁早,因为早期的香椿含硝酸盐最少。如果要生食的话,最好焯水再吃更安全。


香椿木就更宝贵了。少时听杨家将,听到破阵需得用降龙木,心中就充满好奇心想这是一种什么宝贝。后来知道降龙木并不是具有特异功能的法器,而是一种药用的树木,可祛除天门阵中的毒气。香椿木虽然没有降龙木这么宝贵,但是它也是木材中的宝贝。香椿木又称为辟邪木,在建材市场素有“中国桃花心木”的美称。香椿木很多时候被用在房屋建造和楼房装修,取用的原因不是因为本质的坚固,而是因为香椿木本身驱虫,不易腐朽,民间又传有避邪的说法,所以在家装市场很受欢迎。


去年春天,父亲将那棵危及老屋安全的香椿树推倒了,根系因为深及房屋的地基,所以只得从房后截断。香椿树后来被一个亲戚要去一段,说要装在新房的进门横梁处,以保佑住在房子里的人平安吉祥。


我不否认这里有迷信的因素,但是作为一种在乡村院落里普普通通生长着的树活着给人们唇齿留香,供人享用,死了还担负起保家护人的职责,也算生死皆得其所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时光@瓜
  3楼 狼埔  115帖  2019/11/12 10:58:37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1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11/23 23:29:24 [显示全部帖子]

2、 知了猴

小时候,老家的后院是我的乐园。我常一个人偷偷溜进后院玩耍。我对香椿芽叶倒不感兴趣,我常在雨后,从香椿树上收集一种黏胶,这种黏胶在杏树上也能找到。雨后的黏胶因为有充足的水分,收集起来容易碎。我一般在雨后两三天内收集,这时它们已失去水分,变得坚硬。我拿小刀子将它们从树上剥离,把它们收集进我的小墨水瓶里。我曾经异想天开,以为这些粘稠的树胶可以拿来在美术课上做黏贴的胶水用。但是这些黏胶很快就失去粘性,开始酸败。

我并不因为香椿树上粘胶实验的失败而沮丧,因为我很快找到了别的乐趣。雨后,在一棵香椿树上,我发现了一只正在向上攀爬的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没蜕壳之前的幼虫时期,经常在雨后从树下的泥土里钻出来,爬上最近的树木,完成蜕壳和生出翅膀的使命。它的腿上有很尖的钩刺,将身体紧钩在树干上向上爬。眼看它越来越高,我赶紧抓住它,用力将它撕扯扯下来。它的翅膀还短,还没有长到可以飞翔的长度。我转身要离开,一眼又瞥见另一个东西----在离我捉住知了猴不远的地方,在知了猴爬经的路上,有一只知了猴褪下的褐色皮囊,腿同样紧紧箍在树上。母亲告诉我,这个可以做药材,后来每年到了夏天,我都到处找这种知了壳来换钱,镇上的药店收购一毛钱一个,一毛钱是一块棒棒糖的价钱。

立秋之前的知了,是高蛋白的营养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夏天经常有人逮了知了,在路边叫卖。人们将知了买回家,将翅膀和腿脚扯去,用酱油、葱姜等调料腌制,然后放油锅里炸,取适当的火候炸到酥脆,口味棒极了。

但是到了立秋就不行了。俗语说“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知了也是在立秋前后,完成它交配繁衍的使命,雄蝉和雌蝉相继死去。刚产下的知了幼虫虫体很小,它们被产在树枝上,卵靠吸食树枝的汁液生存。等树枝干枯,就会随树枝一起掉落到地上,知了的卵便也到了地上。它们继续寻找更为安全的庇护所,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在地下呆上三或四年,完成个体生长的过程。然后钻出地面,继续延续父辈们的使命,一日一日朝着更高处爬去。

禅也叫“禅”,一整天都在喊“知了”二字。大概这也是蝉一生的真实写照吧。明知生命的短暂,依旧奔赴高远。不管要历经多少困苦,也不管幸福有多么短暂,依旧用一整个夏天的嘹亮,来歌唱生命的灿烂。

其实很多蝉连半个夏天也过不去,因为在记忆所能抵达的小村庄里,总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小孩子。他们在夏天的正午避开休息的大人,顶着烈日,高举着着一根小小的竹竿,在童年的每一条小路上,粘贴童年。


3、汤水面

很快,擎着竹竿的胳膊开始发酸,总是要抬起来寻找知了的脑袋也没了力气。塑料袋里的知了,知了知了地没疲倦地叫着。不远的地方,传来母亲喊我的声音:“建志,建志啊-------,回家吃饭喽。”

听到母亲的喊声我顿时感到饿了,肚子也在这个时候咕噜咕噜叫了起来。我赶紧用脏兮兮的手抹去脸上的汗水,抬脚迈过童年小小的影子,向家里走去。

越是热,越吃面。母亲中午做的是汤水面。
北方人的饮食,向来是以面食为主。大自然是最神气的魔术师,它遵循了阴阳平衡循环的法则,教会人类在什么样的土壤种什么样的作物,又如何让这些作物变成人们口中喜欢的饮食。比如陕西人喜欢吃面,就是因为陕西的水土适合小麦的生长,而小麦性温,做成面条后更加爽滑,适合胃的容纳和身体的吸收。而四川地区雨水多,身体的湿气也大。人们多喜欢食辣,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辣椒本身含有辣椒素,能够促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体内寒湿之气的排出,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寒湿为阴,火燥为阳。辣椒的食用,恰好可以加速身体内阴湿之气的排出,提升身体的阳气。

受饮食中历史风俗的影响,各地的饮食习惯多有不同。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长期沿袭下来的各地老百姓的饮食习惯,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只地域上有差别,不同的季节也需要吃不同的食物。包括人类在内,大自然中的万物之所以在春夏两季生发,繁茂,正是因为春夏两季是一年中提升阳气的大好时机。此时身体内与外界进行气息交换的通道也大肆敞开,热饭的食用,更利于外界阳气的输入和体内湿寒之气的排出。

我们在夏日里满头大汗地吃热汤面,吃了一碗再跟母亲要一碗。母亲做的面爽滑又有筋道,我们总也吃不够。后来我结婚了,妻见我喜欢吃面,便也学母亲的样子做手擀面,做出来的面比市场上的面要好吃很多,但是总不及当年在老家吃到的母亲做的那种味道。

大约我是将这汤水面的味道,与母亲和故乡一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1-23 23:30:03编辑过]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时光@瓜
  4楼 狼埔  115帖  2019/11/12 10:58:37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1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11/23 23:29:45 [显示全部帖子]

夜有幽梦,愿醒来如常

1

夜里梦到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得甚好。彼此说到一些旧日人事,梦里连细小的情绪都清晰可见,正唏嘘间,忽然就醒来了。醒时,老友早已在天涯,遥远到连讯息都不再有,心里不免惆怅。其实我们并不是不能相见,而是,留存的那些记忆是那样美好,好到我不忍去触碰。

朋友说我太过求完好,未免就少了些人情往来,多出一份冷酷。但是于我,是不舍得让一份裱框起来的美丽,流落到世俗。

2

园子里有几棵柿子树,每年到了秋天,绿色的小柿子就开始挂满枝头。最初还躲藏在翠绿的叶子下面,后来,叶子经了霜天,一日一日变了颜色,失去连接的力量,纷纷从枝头掉落下来。而那些绿色的小柿子也逐渐由绿变黄,又在某个浓霜的早晨之后,颜色愈发深刻。它们如灯笼一般高举着,照尽人间风霜。

陆续有孩子们溜进园子里,有时候我不看到,他们摘了柿子就要吃。这样遇到了几次,他们把柿子摘下来,咬一口,扔得到处都是。后来我索性在柿子树上挂了一个广告牌,上面写上柿子的生长习性,再用大字标注:柿子生涩,需霜透了才能吃。

但是我很少去吃,在我看来,这些黄澄澄的柿子,是图画,是记忆,是悬挂在秋天里的一首歌。

3

另外一片空地里,我种了些应时的蔬菜,又在院墙的旁边种了一些爬蔓的蔷薇和满天星。春天的时候,我用锄头划开泥土,将种子一粒一粒撒下去。看它们逐渐破土,长出两瓣脆嫩的叶子。日头很烈和起风的时候,我总要去园子里看看,看它们会不会熬不过这烈日和狂风。所幸它们一天天地长大并茁壮。我也跟着一起享受它们成长的过程。

花儿每一年都开放、枯萎,然后在很长的冬天里无声无息,又在二月的一夜春风里,依时醒来。有时我为雨后一小朵满天星上的露珠嗟叹,有时我为霜雪后还存留的花骨朵感怀。在生命的兴衰史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种跟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小心翼翼地成活,兴奋地葱茏,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日夜交替里,逐渐枯萎。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完成物种繁衍的使命。

4

在很深的红尘里行走,偶然读到一句话:让深厚的深厚,让荒芜的荒芜。初时觉得突兀,后又如饮甘泉。世间物事,包括缘分在内,都是需要一个成长的田园。在那里,个体完成生长,彼此奔赴彼此的缘。而因为在那里的相遇,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也都留有一个因缘的圣境,曾以纯粹为香火,被用生命来供奉。

再次遇到你的时候,你依旧在人群里快乐地穿梭。此刻,我的情感也是在开始着另一轮次的生长。面对着你的欢喜,我不想搅动我们任何的记忆,我只站在人群外,对着一缕初冬的风说:昨夜曾有幽梦还乡,庆幸醒来如常。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时光@瓜
  5楼 狼埔  115帖  2019/11/12 10:58:37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1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11/23 23:31:49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雪茯苓


秋夜,月光正好。皎洁中透着一份清亮,像是女人深邃的眸,挂在遥远的天上。月光透过窗子的纱幔照射在床前。莹玉此刻就坐在床前,目光也似这秋月般沁凉。刘墨染恍惚间触到,登时打了个激灵。此刻他酒略醒了些,人竟是动弹不得,只得躺在床上,声音绵软无力。

“你…………你究竟是谁?”刘墨染只挣扎了一下,又颓然地倒下去,身体瘫软再不能动。他知道自己已经中毒了,很显然,药是面前这个女人下的。刘墨染想不明白,这个平日里对自己千依百顺的小女子,为何要对自己下毒手。

此刻的莹玉,全然失去了平日的温顺,她一双杏眼狠狠盯着刘墨染,咬牙切齿,一字一句:“你果真不知我是谁吗?你们富家公子不是经常喜欢酒后听段子讨趣儿吗?今天我也给你说上一段儿。”

红色的烛火将影子投射在对面的墙上,烛的焰火还在跳动,映照着富丽堂皇的喜堂。仆从们早已讨了赏钱散去了,屋子里只有莹玉和床上的刘墨染两人。烛火忽然劈里啪啦爆了几声,莹玉起身将蜡烛上的灯花儿剪去,又往香炉里添了东西。

“那是什么?”刘墨染方才注意到莹玉的举动。

“我在檀香中加了些七星海棠。你刚喝的酒里也有,它们很快会在你的身体里分解。不过,我会让你在听完故事后再死的。”

“其实我原本不叫莹玉,我叫雪茯儿。”莹玉转身。

“雪茯儿?……你是……雪苓儿是……”刘墨染撑起半截身子,指着莹玉问,莹玉厌恶地看他一眼“雪苓儿是我阿姐。”

“果然……”刘墨染瘫躺回床上。他怎么不记得,雪苓儿,曾经那个黄莺一般的姑娘。

一、

最初认识雪苓儿,是在一次涉猎归来的路上,因为跟一个女子贪欢,刘墨染误了些时候,傍晚经过落马坡时,一时失神,连人带马跌落到坡下。

等刘墨染醒来,他已经躺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里,透过窗子,能看到房子的别间里,摆满了很多瓶瓶罐罐儿。房间里有草药的香气,刘墨染知道瓶子里是药。闻惯了各种女人香,透过这些掺杂在一起的味道,他隐约闻得房间里有兰的香气,刘墨染直觉这是个女人的住所。

果然,有轻微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刘墨染赶紧躺下,闭上眼睛假装睡着。只觉得兰的香气越来越近,又有一只滑嫩的手,触上自己的额,刘墨染登时心猿意马起来。只听得那女子先是舒心一喘,后又低语“嗯,终于退热了。”那声音,似有千般妙处,,挠得刘墨染心中猫爪一般痒。他不由抽动了一下,睁开了眼睛。

眼前这个女子,穿一件浅紫衣衫,面容清丽,肤如凝脂,又似雪裹琼苞,见到刘墨染醒来,一双眼睛登时添了光彩:“你终于醒啦。”

见雪苓儿对自己如此关注,刘墨染索性装成病痛的样子,嘴里呻吟一声,又闭目躺下去。雪苓儿低头唤他,转身匆忙去给他拿药。刘墨染在身后偷偷地看,只见这女子身形苗条,身材袅娜,走路似一旁有烟霞轻涌。

此刻的刘墨染,见了雪苓儿,仿佛从前遇到的那些女子都成了浑浊之物,他一心想着如何将这姑娘弄到手。

“姑娘,叨扰良久,在下还不知你的芳名?”

“我叫雪苓儿。”

“雪苓儿……”

七天后,刘墨染的伤已大好,不得不离开。在此之前,他想了无数个方法,如何能将雪苓儿带走,还让她心甘情愿。刘墨染看得出,雪苓儿很单纯,人也善良。有一次拿药时,刘墨染故意碰了她的手,雪苓儿的脸上立刻飞起霞云。刘墨染从她娇羞的脸上,也看出了她对自己的喜欢。这个小尤物,他是志在必得了。

知道雪苓儿懂得医术,又乐于救人。刘墨染骗说自己家中老母病重,遍寻医师不得治。雪苓儿果然上当,追问刘墨染阿娘生病的症状。刘墨染惯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他装作无比伤心的样子,跟了雪苓儿的提示,混说一通。雪苓儿到底单纯,答应了刘墨染的要求。收拾了简单医药行李,跟了刘墨染同去。

这一去,就踏上了不归路。可怜雪苓儿一个纯洁善良的姑娘,遇到刘墨染这个狼心狗肺的杂种,被终日玩弄,心里还憧憬着刘墨染会娶她。后来刘墨染玩腻了,把雪苓儿卖给一家妓院,雪苓儿终因受不得辱,上吊自杀了。

此去五十里的茯苓山上,有一户姓雪的人家,祖上世代行医。家里有一双女儿,从小跟着父母学习医术,大女儿唤作苓儿,小女儿唤作茯儿。姐妹俩到了十三四岁年纪,出挑得水灵灵的,谁见了谁喜欢。后来父亲一次采药,失足坠下山崖,不久,母亲也抑郁而病,临终前将小女儿托付给茯苓山外的一个朋友。大女儿留在茯苓山,继续行医,为人治病。

雪茯儿怎么也没想到,几年不见,竟与姐姐阴阳两隔。

得到阿姐去世的消息,拿着姐姐留下的遗物,雪茯儿发誓要为姐姐报仇。送别那个前来报信的姑娘之后,雪茯儿把姐姐的遗物,埋葬在茯苓山的白云峰上,然后就下山了。


绿柳镇来了一个卖艺的姑娘,人称莹玉。模样出挑,唱歌,跳舞,武术,样样精通。这话逐渐传到刘墨染的耳朵里,他又按捺不住了。

这个姑娘太好骗了,第一面刘墨染刚说了喜欢,她就说要跟刘墨染走。不过姑娘提出一个要求,要刘墨染给她准备一场婚礼,而且婚礼前不准刘墨染近身。

刘墨染压制住内心的欲火,心想婚礼还不好办,自己有的是钱。他托人选了一个偏僻的宅子,布置成喜堂的样子,又弄来几个仆从,喊了几个狐朋狗友。这就算安排妥帖了。

婚礼那天,刘墨染心里猴抓似的,恨不得不拜堂就上床。莹玉死活不答应,非要刘墨染跟他喝了交杯酒才入洞房。几杯酒下肚后,刘墨染直觉得天旋地转,被人搀入洞房。

洞房花烛夜,冤魂索命时。

刘墨染怎么也没想到,洞房花烛夜,成了自己的断魂日。


茯苓山白云峰下,云雾缭绕,天空蔚蓝如洗。在一座新坟前面,有一个白衣女子在跪拜,她从罗袖里取出一张信笺,在坟前点燃。上面清晰的几个字:勿要怪他。

对着坟茔拜了几下,白衣女子起身,向远处的飘渺峰决然而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只是可叹,这世间的腌臜混账,如何称得姑娘冰清玉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