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夸夸这篇文章,故事结构很好,开头悬念,紧接着的场景铺垫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感觉,两个孩子没出场,但读者都能感觉到两个孩子在通过大人们的评论互相角力。直到梁阿姨砰地一声关门,是一个小故事的休止符,简短有力。小说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中间一段过度,是简述女主人公在认识上的转变,过度比较自然,后接故事主线,演讲比赛。
又是一个小故事的循环,开场铺垫,紧接上一个故事的竞争感,场景描述由远及近,让读者有跟着女主人公上台表演的感觉,代入感较强。刺目的灯光、鲜亮的衣裳,台下挥舞着双手的人群,在做这点处理的时候,作者没有从第一人称的“我感到很紧张、很焦虑”之类的表述,反而从第三视角把舞台的压力呈现了出来,读者仿佛又把视角拔高,来到剧场二楼,看着那个在聚光灯下眯起双眼,手足无措的小女孩。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看法。首先,小说运用的第一视角,故事叙述方式采用倒叙回忆的手法。但时间的回溯感不强,以至于读者阅读时的真实感有些偏弱,妈妈、梁阿姨、两个小朋友,像是提线木偶一样上台,每个表演都很到位,但周围的环境简陋了些,色彩、声音、温度,近远景的切换,这些都是可以提高的地方。其次,故事结尾有些仓促,或者说,还应该有后续,这只是个故事的上半段,高潮没有顶上去。受限于狼埔的字数要求,作者没有透露太多的想法,莉莉为什么“被推下去”?我为什么被“误会”,这是整篇小说最最核心的部分,却被作者雪藏了,大概也没机会看到了,有点可惜。
总之、这篇题材很好,角度也很好,打算轰给某人,是因为其中有一连串动词的描述,基本排除了其他5个人,只剩下某人了,还有一点这样表述的痕迹在。“我妈开心的笑着,故作谦虚的向李阿姨摆着手,又骄傲地巡视着四周正在吃饭的各位工友和家属们,似乎周围的每个人都在向我妈传递着微笑。”就是这一句,连贯的动作,很有舞台剧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1-18 16:52: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