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的小城第二产业薄弱,郊外几家水泥厂包围着县城,满城尘土飞扬,道路破烂不堪,被人戏称“光灰”城市。
小城的消费是典型的外出挣钱回来花,这种模式导致房价畸形上涨,加上国人惯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小城房价六年里翻了三番,直追成都外环,连房产巨头碧桂园、万达都来此开盘捞金。最初从事房产的一批人都成了亿万富豪,只是来得快的钱都不太珍惜,不是赌博,就是瞎投资,暴富后迅速暴穷。
小城房价的虚假繁荣把大量有点积蓄的乡镇人吸引到城里来,全县一百二十万人,县城占了四分之一多。小城的就业市场早已饱和,人均工资不高,但人口剧增意味消费潜力巨大,所以小城的物价只涨不跌。小城的饭馆面店善于抓住任何涨价的机会,去年闹非洲猪瘟,猪肉涨到单斤三十多元,牛肉跟着涨,平时一盘三十块钱的牛肉丝理直气壮涨到四十八元,面店一看,直接在墙上的价格表把臊子加两块,现在猪肉慢慢跌到二十多元,饭馆会不会降价?没门。
居小城,也大不易。但是乡下人进城就是来享福的,除了陪读,麻将照打,广场舞照跳。几年前刚进城那会儿可能在广场边畏首畏尾,现在一定是歌舞双通的。人类一旦觉醒,在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上只有比、赶、超,没有止步的。这个表现在县城大妈们身上最为具体,就在刚进城的大妈们还在徜徉于唱着泥土味甚重的老式情歌相互献塑料花的欢乐时,早进城的大妈们已经注重个人形象塑造了。
衣服穿什么牌子且不说,单从发型看就很有不一般的感觉,不说花式染发,只说用发胶摩丝让头发立成屏或柱,直接从头部实现内增高就让人不由多看两眼。大妈们早习惯别人好奇的眼神,脚下的舞步不仅不乱,轻快间颇有引领小城潮流的自豪。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小城收入微薄,大妈们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又与人无害。
单看小城大妈,感觉岁月静好,但放眼望去,并非环球同此凉热。
最近,武汉大妈方方因为《武汉日记》被翻译成外文出版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武汉是这次新冠疫情中国的中心灾区,我因为某种特定联系一直对这座城市有亲切感,时常关注那里的信息。但我不看方方的日记。第一是我对当代严肃文学圈的女作家关注的比较少,大学时讲授当代文学史的是北大的一名博导,他只梳理了建国到文革之前的文学脉络,讲了伤痕文学和先锋文学两个主题,便绕开中国作家群讲起了西方解构主义和后现代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估计是因为教学时间不够,也或许是他不方便解读同年代的中国作家,他的教学过程直接影响了我的阅读习惯,刘索拉、铁凝、方方都是中国文坛叫得响的女作家,我却从来没接触过她们的作品。第二是我知道文学、新闻、小道消息的界限在哪里,疫情期间关于武汉的信息铺天盖地,我知道该信谁的,不该信谁的。
那时候,方方写武汉疫情日记在网络上很热闹,至于写什么是她作为一个作家的权利。后来有人说方方的日记被翻译成外文,被国外作为攻击中国的证据,引导了西方负面舆论导向。我有一个微信群,里面大姐大妈们提到方方颇有些咬牙切齿,大量引用公众号文章印证方方是中国的罪人的观点。
1月下旬,随着春运的脚步疫情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中国最后一片净土西藏因为一名随州男子的任性而沦陷,全国人都陷于惶恐中,这种感觉相信很多人终身不忘。武汉作为疫情的中心区,虽然各省治疗资源不断支援,但在方舱医院没及时建立起来,检测和治愈能力不足,导致封城后的武汉人更加不安,负面情绪漫溢,谁还没有偷偷恨过“前任”不作为呢?武汉是全国瞩目之地,聪明人会避免瓜田李下,谨言慎行,明哲保身,据网络流传的消息看,方方的60篇《武汉日记》很多是道听途说,小道消息,很多数据不符合官方统计。
作家不是新闻记者,创作是主观的,不对事实负责。方方引用很多小道消息记载了灾难时期人们的心理活动,可能对抗议行动要求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使,用一个声音说话不利,但是方方尽了一个作家的良知。
方方拿疫情搞文学创作,我从其他渠道了解武汉的抗疫进展,两不相碍。文学作品只有版权之争,从来没见过谁拿文学作品当作证据,我更相信方方的日记被翻译成外文,国外读者更该从中读懂在灾难面前人类的无力感,从而正确面对疫情,不要妄想走群体免疫这类路。
事实证明,中国的抗疫模式不断完善,有效且高效,在全球深陷疫情泥潭时,国人已经能享受春花烂漫了。后来,大家对讨伐方方的热情逐渐消退,一篇《方方日记事件的十大启示》为这件事定了调,中国的法治包容了方方的创作权,没有任何官方机构否定方方的作品。
在此之前,因为微信群大家讨论方方热烈时,我浇了瓢冷水,大意是奉劝不要在意方方写了什么,而要警惕西方政客和媒体想着怎么泼脏水。估计被解读成维护方方了,得罪了几个人,以后我在群里说话,无人搭理。
本来我和方方不挨边,但是因为方方写了日记,给我惹了事。群里的朋友们都是看惯且善于驾驭各种文字的,本来批评方方兴高采烈,却被我惹了心情。
估计小城的大妈大多不会文字创作,极少知道方方是谁,方方日记写了什么,不知道也挺好,没什么烦恼,不惹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0-4-16 19:56: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