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合二为一,人们想出了一个“家与国撞了个满怀”的梗,这话说得不假,但是一想到少休一个假期还是有点耿耿于怀,打工人打工魂。
我的秋天是从国庆档电影开始的,先看了一部《夺冠》,又看了一部《我和我的家乡》。看《夺冠》的时候一直让我回想起小时候被体育频道支配的恐惧。可惜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也没熏陶出点体育精神,我爹倒是有段时间经常出去和年轻人打篮球,老当益壮。
电影的前半段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就连关于获奖的情节都看得很压抑,电影的后半段节奏加快,有一丝仓促,那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一说出来,突然就有点主旋律内味儿了。时代在进步,连主旋律都进化了,让人险些不敢相认。
这部电影最大的槽点就是黄渤和彭昱畅,想不通为什么选这两个人饰演陈忠和。、黄渤的那张脸无论在什么场合出现,都自带搞笑加成,看着很让人出戏,更让人想吐槽的是,在这部电影里他明明长着搞笑的脸却没有搞笑,差评!电影里演技最好的毫无疑问是巩俐,再往下就是自己演自己的中国女排,这真的不是披着电影外壳的纪录片吗?
《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口碑参差不齐的电影,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拼盘”作品,当然就拍得良莠不齐。五个单元里最喜欢的是沈腾那个片段,笑点频出的同时把“扶贫致富”的主题也体现出来,最起码不让人感到尴尬。其实观众多少知道在这种类型的电影里会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大大方方轻松幽默地出场,比隔壁挤眉弄眼突然拔高形象的邓超强多了。沈腾在这个电影里是一名准爸爸,但是他表现得太像一个工具人,一心搞事业忘记了老婆孩子,不过后面电影里特意安排了夫妻相逢的剧情,有煽情也有搞笑有点明中心,还有马丽在观景台发言时沈腾的微妙自嘲,导演和编剧实在太懂了,自己吐槽自己总好过被人吐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和我的家乡》里有一个单元烂到我不想点评,那就是莫名其妙的《UFO》,为了不食言这里就不展开吐槽了,看过的都懂。我只想问问快手、抖音赞助了剧组多少钱?
葛优演的《北京好人》只能说中规中矩,有笑点也有尬点,优缺点相互抵消。不过同样是搞笑,葛优就让人很有代入感,没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一个把存折不经意地扔进垃圾桶的小动作立马把精打细算有点抠门的形象立住了。
范伟演的《最后一课》的单元,起因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拍摄的画面不错,整个色调和氛围让人很有代入感,不过整一屋子流量小鲜肉们是什么鬼?最让人困惑的是结尾李易峰的出场,流量们大概以为自己理个平头就能变成实力派,这种错误认知要不得。虽然知道这么拍是为了让他们刷脸,但是这些人平时占据微博娱乐圈头条也就罢了,电影里还一下子出来这么多,实在是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邓超那个致富的简直是在玩弄观众的智商,闫妮演技还算及格,邓超是什么鬼?前面那么多伏笔体现出邓超的坑和他潜在的欺骗性,结果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演讲直接扭转人物形象,让人不禁想问:就这?忍辱负重欲扬先抑也不是这么玩的。这样的剧情直接暴露了编剧不会讲故事的缺点,顺便也透露出导演满满的优越感:我就这么拍,你能拿我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