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乐曲,大多中国流行歌迷脑海中反应的应该是那句——“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听起来,这夜曲是钢琴曲啊,想一想,一个人半夜闲着没事不睡觉弹钢琴,还是挺可怕的。
肖邦的夜曲是一种器乐曲,一般都是三部曲式的钢琴曲,虽然我个人厌恶波兰民族继而恨屋及乌地也不怎么喜欢肖邦,但不能否认他作为钢琴家的伟大成就,他创作的夜曲,确实经典啊。
回到前面的问题,一个人半夜不睡觉弹钢琴是为啥呢?
其实夜曲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名称,它有个前身叫做小夜曲,这小夜曲最早是游吟诗人(日本人好像称之为浪人,我们称之为盲流、街溜子,反正就是无事可做的健壮男青年)为了勾搭,哦不,为了吸引端庄貌美的贵族小姐而手持曼陀罗琴,在夜间来到其别墅的闺房下,吟唱歌曲的那么一种求爱形式,是不是听着还挺浪漫的?回忆一下你读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男同学手持吉他在你寝室楼下为你弹唱歌曲啊,有的话你也是贵族小姐了。
所以这么看,那些校园民谣什么《同桌的你》啊,什么《小芳》啊,这也都是小夜曲啊,凭啥外国来的名字就叫夜曲那么高端,国内的草根就得叫民谣呢。
不知道是音乐早于文字还是文字早于音乐,但在中国古代两者很少区别看待的,读书的时候跟朋友讨论中国音乐相对西方是不是全面落后的时候,讨论到我们工尺谱不严谨或者有些曲子根本没有曲谱记载这些问题,现在想想挺片面的,毕竟我们说的诗词就是音乐,那些曲牌就是旋律,那些平仄要求也是音乐要求,你看那古代人都说吟诗,现在我们哪有吟诗的,都是读。
所以,我们古代有小夜曲吗?有啊,那些诗人晚上闲着没事吟诗求爱或者思念亡故的爱人,不都是在整这个活儿吗?像柳永啊啥的,好像就喜欢干这些事,我不是文学专业,说错了请轻点喷我。
想想夜曲这种事,我们大学也干过,出入刚入校的新鲜感,我的同学A打开窗看到对面有女生晾衣服,就直接整活来了个《天仙配》,对面也没怎么恼怒,倒是喊了一群人看猴一样看我寝室,不过真到晚上也倒是不敢唱了,毕竟还有宿舍楼管,唱歌的形式改成了手电筒互照,大家玩得挺开心,不过也没有谁真心要去谈个恋爱,唱歌求爱这事儿啊,在当代中国毕竟不靠谱。
一个夜曲是否成功,并不只看它的旋律歌词是否出名,假如我是歌手,我在演唱的时候一定会选择自己写,把女孩子的生日或其他信息编辑在旋律里面,这种自己真实的心意是真正能打动女孩子的吧。
不过想一想,好多偶像歌手,自己写歌找人代笔,唱又一塌糊涂,却仍有很多人类高质量女性趋之若鹜,比如剧作家六六,怎么看都是有知识有才华的,不也拜倒在某个小白脸的石榴裙下了吗?现在这时代,男人还是得有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