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恍惚有一点当年读《活着》的感觉,底层的麻木、茫然、混沌感,作者把握得很好,而那种因为缺少良好的教育造成的思想贫瘠和精神空乏所主导的命运感,更让人觉得无力和叹惋。我很佩服作者能想到的情节和细节,让人觉得残酷冷漠却又带着真实感。
无疑,这注定是一篇不太讨喜的文章,没有惨痛的感官刺激,也没有情绪上的撩人和爆感,内容也不是让人看后产生愉悦感代入感的那一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去迎合和盲从,也不意味着这篇文章不好水平不够,毕竟《收获》什么的杂志也不是和晋江抢读者群和点击率。
我也很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把控和在意,喜欢作者寥寥几笔,就能完成一个人物的精彩速写,每一笔每一个交代每一个细节,都能经得住品和琢磨,这无疑在向我昭示,文章作者的笔力是比较老道和熟练的,可能我杞人忧天,作者也并不是就很在意版面上关于看不明白的评价,那就是比较好的情势了。
如果一定说这篇文章还有什么不足,那么还是我在群杀文看到的通病:结尾仓促收工。这篇文章也不能免俗,生活和命运的走向二遇吕笑笑起,作者就开始在努力呼应、交代和收束,是字数局限了作者吗?还是时间关系?我觉得这部分控制得没有前面那么稳,虽以至于有些交代还要猜一猜,这就特别可惜了,还盼作者从容自信,信笔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