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
若要谈秋,于我而言,首先想到的便是唐代杜牧的那首《秋夕》。这本是一首描写宫女孤独凄凉生活的七绝,可我却十分钟爱它,大抵是因为我的“月凉如水”便化自这一首诗里的“天阶夜色凉如水”。
这首《秋夕》,写景也好,写思也罢,都是极为克制与隐晦的。全诗没有任何一个愁字,也未曾见孤与独,可偏偏全诗道尽了愁,写尽了孤独。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一个“冷”字,一个“扑流萤”的动作,再加上“轻罗小扇”的暗指,将秋的冷、宫女的孤独与寂寞,刻画得淋漓尽致。
秋日寒凉的夜晚,却执扇扑打着被认为是腐草所化之萤,这是多么无聊与空虚之举。
初学此诗时,还以为是一幅美丽画卷,想着“轻罗小扇扑流莹”是何等的浪漫,却不曾想,“轻罗小扇”在古时,暗指“弃妇”,瞬时,这幅“美丽”的画卷变了色,只剩衰败与萧索。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全诗中,我最爱的当属“夜色凉如水”,正因为爱,才会取名为“月凉如水”。夜色渐深,凉意侵人,本是该入睡的时候,却偏偏不睡,反而坐于石阶上,看着牵牛织女星,想到自己孤苦一人,对爱情的憧憬恰似一个泡影,一戳就破了。
一首悲苦的七绝,却因为某些词句,让我念念不忘,甚至十分欢喜。追究其原因,皆是因为初读时的滤镜与无知,忽略了其中的意境和渲染,以为的东西与实际的东西背道而驰。所以,当我习得全意后,颇感愕然与无地自容,可又放不下初时的那种感受,便一直欢喜着。
如若要找一首来胜过它,那自然选择也不少。
关于“秋”的主题,诗佛王维便写过许多,其中我最喜欢的之一是《山居秋暝》。整首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诗意盎然。大自然之美,与怡然自得的心境相辉映,以景言志,妙哉妙哉。
尤其偏爱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短短十字,看似轻描淡写、随意洒脱,实则写景已至炉火纯青之地步,描绘出了明月照耀下的自然美景。而我的另一个马甲“清泉映碧衣”便是化自这一句,足见我的喜爱之情。
秋,应是四季里最爱的季节。不同于春,秋是半萧瑟半热烈的。萧瑟于春夏盛景不再,落叶纷飞,衰败开始。热烈于枫叶尽染,次第层叠,秋菊绽放,多姿多彩。
最好于午后,有阳光却不烈,有秋风却不寒,有音乐却不吵,有朋友却不多。闲坐于某一处,或翻书,或交谈,或什么也不做,目光穿过碧空如洗的天,望不到尽头。
我很爱独自一人,于僻静之处走一走。那里有一大片竹林,水泥路不宽,石阶一层接一层,行人很少,只偶尔有鸟鸣声。我可以从东走到西,再从西回到东,如此往复几次,待心足够静时,再离开。
有时,也会找一家客流量不大的咖啡馆坐坐。我曾经步行近一个小时,就为了去一家有着两层楼的咖啡馆。即便周末,也没有多少客人。去得多了,便与店员熟识起来。我们偶尔闲聊两句,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我上二楼,在靠窗的沙发上坐下,一坐就是一下午。
有一次,因着天气太好,我便坐于店外的遮阳伞下。彼时正是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忽的想起杜甫《登高》里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十分不合时宜,却又自然而然。
读秋,说起来只是两个字,可秋之美、之深、之古,又岂是我能读懂、读尽的。不过是窥得一二,便已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