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人水平有限,平时也只是比较喜欢古诗词,用来记录心情,但是并没有深入系统的去研究过,所以这一届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和学习七言绝句的写作要求。理解不到位之处,请大家共同探讨,我们的重点是一起学习。
下面进入正题,本次教学贴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下面一一阐述。
一、为何要选《七绝》作为这一场的教学题材?
前面我们已经练习过七律,鹧鸪天,如梦令,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觉得可以把七绝提上日程了,首先我觉得大家会喜欢这个题材,但是这个题材要写好并不容易。对于新手们来说,喜欢永远排第一位,故这一届我们一起来学习七绝。
二、《七绝》的简介
七绝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七绝和七律一样,需要遵从格律、平仄、对仗、押韵、谋篇等方面。七绝不是七律的“截”,属于自成一体。七绝的文体特点,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更适合表达一种“意”。表达情感的细腻和起伏感。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七绝的原因之一。
三、七绝的句式以及韵部要求
七言绝句的句式以及韵的要求我们先欣赏一下古人的。
读一首义山的七绝:(例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先,从音韵的角度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七绝,我们约定俗成的写法是起句要押韵。
当然这是指多数情况而不是死框框,七绝起句仄收的情况也有,但是只占了很少的部分。
比如义山的这首(例2)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这就是起句不押韵的情况。注意,起句不押韵的,前两句多为对仗句。
七言绝句句式分为四种,
1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韵部要求
诗乃韵文,韵上的和谐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首要任务,没有音乐性,难以称为诗。七言诗之所以起句多用平收且需押韵是为了增加所需表达诗词的情感起伏感,也就是音韵的起伏感。其次七言起句的押韵,还可以压住全篇韵律的基调。七绝,短短四句话,第一句就押住韵脚,会使诗的节奏感鲜明,会加强诗的韵律性。第一句的押韵,让七绝具备了不对称的灵活性。故七绝一般用平水韵,具体可以参考搜韵网址:https://www.sou-yun.cn/QR.aspx?ci=*平水韵的资料五月吧花样诗词群里会上传,以供各位新手下载。
四、七绝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这个没有固定格式,个人觉得只要遵循我手写我心则可,诗词就像说话,能表达出自己心中最想表达的就是好诗词。
七绝的章法同样要遵循起承转合,一般的来讲,每句分别对应的就是起承转合的应用。首先七绝要精练,要字字如金,意象不能重复。同时还要具有通俗白描的性质,他更讲究通俗流畅,不能艰涩难懂。
相对来说,七绝才是诗,七律可以铺展的是一个大场面,是全景,而七绝所抓住的,是一个片断,是一个感情剪影。七绝字少,无需铺景造境也,更没有机会埋“伏笔”。但是,他必须要把“志”表达出来。所以七绝起句就可以“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压住阵脚。然后才是承接和转,结。总之可以写出自己心中最想表达的那股感情就行。
最后我们对应古人的诗词再来具体学习一下七绝的具体章法
李白的这首七绝: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七绝就像一个人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这就是起句吸人眼球。
杜牧的“可怜走马骑驴汉”开篇一句“可怜”够吸引眼球吧?
其实,也可以说七绝的起等于七律中的“转”,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起句用疑问句,承句要接上。起句平淡,承句就要提上去。
下面看李白的这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起句平写,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一下子就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七绝的“亮点”不可过多,全篇突出一个“亮点”足够。
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接应一下就行,然后缓冲一下,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当然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其他几句都要做到为它服务才行,其实就是红花绿叶的道理。
转句,要突兀。也就是转句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但是转句的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结,其实关于结句无法用具体语言准确描述出来。说它应该收,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的描写。一般来说结句,要跟着转句走。
我们继续看古人李白的这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
总之,七绝容易上手,好写但是写好却很难,但是只要用心写,平时尽量做到我手写我心尽量写出自己心中所感,我觉得慢慢的我们就都可以写出自己满意的诗词来,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11-21 9:25: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