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
前几天有条新闻:包括图灵奖得主及OPEN AI首席执行官在内的350名AI行业人士签署公、开、信,警告AI或给人类带来“生存危胁”。
同一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及阿里旗下研究机构达摩院发布一项研究,运用OPEN AI的大型语言模型GPT-4进行数据分析的成本只要人类资深分析师的0.45%。
两条信息,将人类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体两面,表达的淋离尽致。作为非业内人士无从置疑喙技术层面的论证,但是隐约嗅到了一丝“舆论”的味道。
时间往前推到今年3月底,人工智能时代的第一桩标志性公共舆论事件,当属某前总统“被捕照”引起的轰动。因为该事件发酵在大洋彼岸,尽管轰动世界,但是关注的焦点无非是八卦与段子。直到最近国内发生的人工智能诈骗案件,大家才惊觉,当人工智能以其明目张胆的高仿水平参与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很难分辨其中真伪,因此必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制造社会热点舆论的利器。这也是基于人工智能条件下舆论战的一项新课题。课题如何解决?立法是优选项,地球村成员们都在抓紧这项工程,同时,如何压制AI,识别AI,也是各大机构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个人角度而言,我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认知是一场新的、彻底变革的产业革、命开始了。这类新技术已经从上到下改造着我们的经济和生活,目前尚有时间窗口,而能否打抓住这个窗口期,比别人更快完成升级,获取未来的生存空间呢?换个说法,如果把人工智能的工具交到我们手上,能不能更快、更好的运用呢?记得当时有个小范围聊天,问如果工具交到我们手上,最想运用做什么?我问能否鉴定文物年代。人家笑了,估计够呛。
小牛说,就好像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只要跑的比别人快,就能比别人多一分生机。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在行业升级完成之后的后天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