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欢苏轼,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喜欢他对待人生苦难的那一份耐心和坚定,更喜欢他的真性情,无论何时何地,都热爱生活。这份热爱让他穿越了不断被贬谪,被背叛,被生离所受的奔波之苦、内心伤痛和深爱被生生剥离的痛不欲生。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从被贬儋州之后应诏回京城的途中所作。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很多年前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特别是第一句。更多感受到的是苦难以及常人面对大苦大难所滋生出负面的情绪,更多的是消极、痛苦和悲伤。而今再读这一句,更多感受的是作者其中心境已至空性。那样一种洞穿人生以及世间幻象的一种哲学境界。是的,心似已灰之木,心如已经化成灰的树木。树木长成之后,燃烧成灰,再回归大地,他的内心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深度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智慧。
身如不系之舟。随波逐流或者随风飘荡都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由和大自在呢?
而后两句,作者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问,问自己平生的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虽然这是他被贬谪的地方,然而在这些被贬谪的地方,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伟大梦想。在这里感受到作者看见自己过去的人生。他从万人瞩目的明星,被贬择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内心所遭受的孤寂,所遭受的苦闷是真实的,浓烈的。他面对和体会这些真实的现状,并继续热气腾腾的生活,不仅写出了名垂千古的作品,也很大程度拓展了自己人生的宽度和深度。
刚到黄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到了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到了儋州,平生生死梦,三者无优劣!
对呀,人生如大梦一场,生又何妨,死亦何归!本无太大的区别。所以他是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的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