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王应麟的这篇三字经,应该是很多孩子从小就会摇头晃脑背诵的吧。父辈们把它作为对孩子必要的的早教,用这样的方式一代代传承着,定是源自他们心底的认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直保持这人之初的良善本性。我们就在这种初始状态的默认模式中长大,在经历了耳濡目染和诸多亲历的磨砺后,这种理念开始慢慢改变,修整,修正。
近年来,耳畔常有性本恶的论调浮起,虽有些刺耳,但若细细分析推敲,它或许更客观辩证些。这观点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而性善论则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看似相对立,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
善恶本是一个意识概念,客观而言是没有的,因为无论你做出什么行为,都可以有相对的善恶,站位不同,角度不同罢了。比如,古有西施入吴,以美色灭之。对吴国而言,她是红颜祸水,是大恶之人。而对越国而言,她是为了家国大义身入虎XUE的巾帼英雄。
善恶也可以相互转化。曾有人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苏格拉底反问:请问盗窃是善还是恶?那人回答:是恶。又问:那盗窃敌人是善是恶?那人回答:是善。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善和恶需要一个规则和道德体系去判断。这与人的本来面目没有关系,只与其他人如何看待一个人的行为有关系。
那么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没有必要把所有事物都一分为二,非黑即白,非善即恶。我们不妨用“性本善”为骨骼,给人性奠定一个良善的基石,用“性本恶”为肌血,去不断完善、规范自己的言行。
以善始善,以恶止恶,人性便会洗涤得越来越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