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是作为备胎下场的。
我们的何小给同学情绪一直不好,还扬言说不群杀了,我赶紧哄啊,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决定下场破案。找找这病根到底在哪呢?在哪呢?
然后我就知道了大概。
还是那句游戏里说过的话,开心游戏,别虐自己。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就像我在散文版与人争辩,到后来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了,这就违背了初心啊。我们想表达的思想,总是会因为文字的排列组合而衍生出更多的涵义,或被过度解读,或被直接误解,这是表达者的问题吗?但也不能说是阅读者的问题吧。
大抵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够真实呈现内心想法吧。
说是人的大脑里会有很多个思维模式,或者说模块吧。当某个模块占据了主导,“我”就会发出有利于这个模块的声音。而“我”其实对模块之间所经历的那些博弈,又是全然无知的。所以,人啊,有时候会这样,有时候又会那样。有时候会和善,有时候又会尖锐。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又很刻薄。
但无论和善、尖锐、可爱、刻薄,都是你自己,或者说,都是“我”。
你认可这个“我”,就必须要有接受全部之“我”的觉悟和耐……力吧。
不然,很可能今天亲密无间,明天又割袍断义,今天你侬我侬,明天又冷漠如路人。
是以,不必去追逐那个你想要的TA,若真有心,陪伴就好。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情愫这个东西,谁又说得清道得明呢?很多人活了一辈子,恐怕都理解不了初恋失败的原因。又何须理解呢?推给天意不就好了。
人不是AI,AI追求的是精准的答案,而人想要的,其实模糊的概念(只要你不去搞科研)。所以,人类会将一些关联视作美,作家会努力去营造神秘的暧昧的气氛,画家追求的更高境界不是一比一还原,而是几笔绘出神似,就连书法家也是努力想要将情绪与胸怀赋予字帖,而不是努力去写好每一个字。
现在的我们,开始追求精准的答案,想要去搞明白准确的人际关系,想要像破案那样去给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做出合理的定义和定位。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社会要用人,就必须对每个人有足够的定义,否则把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很可能会酿成悲剧。但这并不是人类社会最合适的发展方向。
扯得有点远,跑题了。
说这场风云,我本来以为就这么一轮轮自由票线到结束了。没想到,除了个别游侠的精准抓杀之外,还有明蛋六子主动控版号票的轮次,没想到还有连环蛋主动接力继续号票的戏码。
这场游侠方付出了很多努力。黑方的情况虽然不明,却也在没有乌龙这块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投入。
如果说六子是本场游戏白方的英雄之一,连环蛋的号四中三奠定了最终的胜利,那么,黑方那几个努力喊冤,被圈中后依然联手演戏、互相掩护的玩家,同样是力挽黑方于既倒的优秀玩家。
秀珠很不错啊,让王无忧主动发帖说以自己换。如果不是衍悔的掐点,秀珠能活到哪一轮,又有谁知道呢?
衍悔也很不错啊,如果不是五月吧游侠喊冤向来佛系的大环境,她能活几轮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圈黑,未必就能票出嘛。
而且衍悔对黑方最大的贡献是,她的努力喊冤,给后面的杀刺提供了更多应变模式。一场游戏,黑方都努力喊冤,谁敢说每个都黑?事实上,看错戒义,也正是因为黑方的喊冤夺走了很多愿意喊冤的虾米的路。
应明提前跳黑,武玲珑说是有要救之人。现在看来,确实是为了掩护沈良吧。无奈号票者比较坚定,但谁又能说换自己来号,绝对不会放过沈良呢?换我,我可能会把沈良、应明和郭槐一起送出去。摘错一个,就是白方的悲剧。
杭天豹被很多人锁死了黑。但让我坚定看黑还是是在最后一轮。嗯,是常雨的文轰和武玲珑的概率排序。毕竟,我这种临时备胎,偶尔下个场的人,并不了解太多游戏玩家。
说了很多,总结语是,这场很精彩,我混得很开心。
大家都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