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舒适区在哪里
若这命题仅限于网络交往的话,没有什么所谓的舒适区吧?人际交往,往往是利益所致,有利者自然能找到舒适区。我的观点如是:
若是“社牛”:他们须要舒适区吗?不须要,只要他们往人群一站,三教九流,他名也能坦然处之。
若是“社恐”:他们有舒适区吗?没有,人多的地方就是他们恐惧的地方,往哪一站,浑身都不舒服,那来得舒适区呢?
但若把这两者放到网上来说,也许区别就没那么大了,也许“社恐”也会成“社牛”,当然“社牛”就不用说了。但命题既出,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吧。
人际交往,若没有利益而言,也只能泛泛之交吧?我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久而久之,这淡也成了寡淡。
所谓舒适,就是相处之中感到舒服,三观同者自己舒服,三观不同者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舒适区了。有些人,见面互怼,相互打闹,十分过隐,但也许某一天就会触到雷区,最后也没了舒适了。
人际交往都是相互的,若一方付出得多,另一方却没啥回报,这交往也不能长久。所谓志同道合,也许就是古人给出的舒适区吧。
人际交往在于交心,在于坦诚,也不存在交往中是否要舒适区,本是泛泛之交,又何必追求舒适呢?于网络而言,你认为虚的,那又何必去追求舒适与不舒适呢?于现实,为了得利益,为了生活,你又何必追求舒适与不舒适?有些事,即便你不舒适,不也得做吗?
所以,人际交往,不必一味追求舒适与不舒适,做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问心无愧,即足已。若深交:两人固然是无话不谈,相互了解,相互真诚,自然也就舒服。若浅交:能说话即说话,说话不对路,即便不再聊,这叫知难而退?总之一句话:对网络而言,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