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何故?
因为君子之间的交往,源于相互理解的宽怀,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在旁人看来,就如水一般寡淡。
而小人之间因利益而勾结,利益过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如过眼云烟。
但人际交往,不分君子和小人。因利益而勾结的小人们,不可否认相互之间也能够达到其乐融融谈笑风生的状态。
但我们试想一下,若是君子碰到小人又将如何?必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相互嫌弃后不欢而散。
因而,人际交往的秘诀其实在于四个字——同频、共振!
唯有双方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经历、才能达到“同频”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交往的两人尽可以畅所欲言,天上地下无所不谈。
因为同频,才是深入交往的基础。
古人秉持夜谈,今人彻夜网聊,双方之间正是找到了“同频”的频率。
更深入的交往,则要在“同频”的基础上,达到“共振”。
从语言的沟通,进入到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达到精神志趣之间的水乳交融,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当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回到论题本身,人际交往的舒适区在哪?
我想,不同频的交往,必然是不舒适的。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而进入同频的状态,话怎么都说不完。
人际交往要想舒适,必须努力找到双方的“同频”点,不突破双方的底线,了解对方的兴趣需求,找到舒适的聊天频率和节奏。
“同频共振”也意味着一种相对公平的相处方式,同频是交往双方共同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方迁就另一方,也不应该是一方要求另外一方。
“舒适”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若“舒适”成为了一种负担,该停下来好好想想,他/她与我同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