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生命力
对于音乐,向来听之甚少。唯独在两件事上,音乐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骑行。骑行的路上虽是有风景可看,但也多为一个人蹬着车默默前行。听歌,不是为了排除寂寞,而是在略带粗犷的音乐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向来偏爱轻音乐,只是骑行环境的嘈杂,显然轻柔的音乐声并不适用。疲劳时一曲带着动感节奏的DJ曲,随着鼓点调整踏频,绝对是活力满满。
在路上,听得更多的是诗词解读与历史讲解。听诗词适合一个人入山时,身边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环境相对安静。说是解读,其实也只是听,至于内容倒记得甚少,只是喜欢那柔和的音调与文字所凝结的情愫。一人一车,山水相伴。耳边是唐诗里的繁华、宋词里的豪迈与婉约。没出行的人根本就体会不到,那种人与自然穿梭在时空之中,随着文字游走的步调。山野空荡,身体与精神一起遨游,整个时空仿佛隔绝在文字之外。
听历史,大宇老师的大话茶馆绝对是个好系列。音量够大,内容丰富,重点是老师的讲解富有张扬的生命力。那些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在抑扬顿挫的男声中铺展开来,或悲或喜。其实不论悲喜,都该是生命的一部分,历史也是如此。大宇老师讲解略带夸张,事件也仅仅是点到为止,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适合如我这般的历史小白打发时间。听多了倒也能对秦皇汉武知晓一二。
听书不如看书,文字所组的意像不是单纯的语言可以复述的。向来不爱听有声书,总觉得那种被刻意阅读出来的文字会扼杀掉作者的创造力。读书时,所选的多为曲调舒缓的乐曲,近来迷上楚歌的古埙声及道家的空灵鼓。两种音质无一例外的悠扬、空远。向来以为这样的音乐才更能净化心灵,与文字更为相配。
读书不为求知,于我而言更多的寻求心灵的宁静。所读多为生涩的古文,不为懂,只为读。特别是那些生涩的字词,翻手机一一标注,虽不解其意却沉溺在其中。读古文,如同听梵音,不为求佛,而是曲调中的平缓,具有治愈心灵的作用。
清晨或是午后,一卷书、一壶茶、一支曲,亦是这个世界不可多得安静。梵音微妙,仿若一阵清风拂面,心中的焦躁被安抚妥帖。我想这便是音乐的力量,起善心无杂念,随文字、音律一起聆听心灵的安逸。
文字可以不相通,但音乐绝对可以互通心意。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古典音乐,每一份喜爱都会有一个固执的理由。我所喜欢的是音律带来的宁静与和谐之境。每支曲都该是有着治愈的作用,在音律中寻找丢失的过去,或是迎接新生。
音乐是有生命力的,摇滚的张扬,琴曲的安静,梵音的祥和,都将是灵魂的避风港。沉浸在音符的世界中,让自由释放。在曲调的旋律中治愈自我,接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