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冯道——任凭后人论短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眼;而有些则如沉稳的恒星,默默发光,照亮了漫长的黑夜。冯道,这位历经五代十国的正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便是后者。他的一生,跨越了唐朝的余晖和五代十国的动荡,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朝代的更迭。
冯道,字道章,他的父亲是一位道士,所以给他取名冯道。他自号“九华先生”,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他的一生,几乎与五代十国的历史相始终。在后梁时期,他为朱温所赏识,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了他的政字生涯。后梁灭亡后,他转投后唐,继续担任要职,包括宰相。在后唐明宗李嗣源和闵宗李从厚的统治下,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稳定政局,改善民生。
后唐的倾覆,并未让冯道的正治生命画上句点。他在后晋高祖石敬瑭的朝廷中再次担任宰相,以其正治智慧和经验,为后晋的建立和初期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晋的短暂,再次证明了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频繁。冯道在后汉和后周两朝,依然担任着宰相的重任,他的正治生涯,成为了五代十国历史的见证。
冯道的廉洁,是历史上少有的。他的一生,未曾贪图过荣华富贵,甚至对于别人赠送的小妾,他也毅然决然地打发回娘家。他的回乡省亲,更是让人看到了一个政字家的朴素。他不仅没有摆出宰相的架子,反而帮助乡亲们种地,与民同乐,体现了他与百姓的深厚情感。
然而,冯道的超时代思想和境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如韩愈等人,就曾批评他没有所谓的节操,
韩愈在其《进学解》中批评冯道,认为他为了私利频繁更换君主,忘记了自己的忠诚和原则。他认为一个宰相应该有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品质,而冯道的行为却是出于私心和私利。他写道:“冯道今日有一君,则此日附一君;明日有他君,则此日附他君。宰相如此,斯亦无节操也!”
但历史是前jing的,冯道的所作所为,后人也开始研究而否认权贵文人对他的评价,因为他并非为了个人的得失,而是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使百姓免于战乱,能安居乐业。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福祉而努力。他的政字理念、文学成就和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冯道,一个任凭后人论短长。他的超时代思想和境界,或许在当时不被理解,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却如同恒星一般,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的智慧和勇气,他的坚持和奉献,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财富。
其实,很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有太多的立场,就像圣经中说的亚当夏娃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而得罪神,一件事情的善恶不是我们可以分别的,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也是留给后人去评说。
当时朝中大臣论为武则天招男宠是荒赢无道,其实武则天宠幸男宠,只是为了平衡朝中的权利,李家后人和武家后人很可能因为权利而互相伤害,现在出来了一个第三方,两家矛头就对准男宠了,一代政字家,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怎么可能因为这些私欲而自毁江山呢?
还有商纣王,也被视为荒赢无道。而这段历史也只不过是周人而写,周文王有九十九个儿子,从来没有人说他荒赢无道,而帝辛加上妲己只有三个嫔妃一个皇后,两个儿子。
有时候想想,历史都是别人写的,我们为什么那么深信不疑呢?我们真正要了解的是事件,而不是文人仕大夫的公文。
抬头看云飞向何方,低头看路指向哪里,脚却跟着自己的心前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4/15 17:47:3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