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土地的肥力关乎来年收成,轮耕、休耕、或多施肥都能增加土壤肥力,但除天然的有机肥外,化肥施多,土地容易结块,反而影响收成。
可见科学的土壤培育方法,一是要给与土地一定的“空窗期”,让土壤适当地休养生息。二是要合理施肥,及时为土壤补充能量,让被掏空的土地随时随地脉动回来。
环顾一下四周吧,整个地球,就是一块巨大的土壤,你我都是生存其上的渺小种子。种子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吸饱饱后快快长大,然后繁衍出新的种子。
当农夫为了更好的经济效应,选择透支土壤的肥力,这些可怜的种子便会选择在土地里躺平,放弃繁衍新的种子。种子有什么力量呢?只有身为种子的一点点倔强罢了。
什么样的土壤,便会孕育出什么样的种子,在世界这块巨大的土壤上,无数的小土壤也与这块大土壤息息相关。
当肥力缺失,一株小麦连自己的生长都力不从心时,哪有心思去管自己的后代,校园里的罪恶故事由此开始。
当种子拥挤,一大群小麦争先恐后地争夺养分,为了吸点水分都精疲力竭,那所谓的岁月静好,精神家园都将成为空谈。
农夫还可以在土壤上罩上大棚,不允许种子与外面的风接触。还可以用营养液代替土壤,用仪器精准监控每一颗种子的生存状态。温室里的种子,又能开出什么样的花?
从种子和土壤谈起,看似种子成于土壤,土壤又能腐叶枯枝中重新获得营养,但土壤和种子从来不能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土壤和种子,它们的命运只在农夫的手里。
农夫说,这种子是好种子,所以这片土壤,是我培育得当的好土壤,
农夫说,这植物没长好,要么是种子不好,要么是土壤不对,管我农夫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