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水浒传》,我们不谈英雄,不谈悲剧,不谈朝廷,不谈人生。今天,我们来探讨施耐庵是如何通过文学来探索人类社会的结构体系,以及文学又是如何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真实的世界。
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具备拟真性。尽管它们的故事背景可以充满虚幻和神话元素,但必须包含某些真实的信息,才能引发有效的思考。
《水浒传》之所以优秀,仅仅是因为它的纪实性吗?是因为施耐庵通过108将描绘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众生百态吗?我相信,单凭施耐庵对南宋市井生活的描写,就足以让《水浒传》成为一部笔力深厚的作品。
然而,我更想讨论的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提出的一条从“造反——招安——作为体系一份子去改变社会”的实践路线。21世纪的我们自然知道这样的路线是行不通的。那么,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否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现状的批判”上呢?
我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引导我们思考是否存在改变现状的方法。梁山泊的路线失败了,但以文学引导思维实验的方式,却不应因某一个“思维实验”的失败路径而停止。
在这里,我想借鉴西方哲学中的解释学和现象学。《水浒传》用大量精细的笔触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逼真的南宋世界,然后引导我们从这种直观的实景现象中获取对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思考。
虽然文学作品不会像哲学或者社会的著作,用解析逻辑去剖析一个个社会现象背后对应的原因,而是通过故事引导大众进行社会思考。但它却具备了通过思维实验构建的一个个虚拟的世界,否定掉一些看似“稳定、长久、向来如此”的假设,给我们看到了世界系统的另外一种可能。
在《美丽新世界》中,那是一个高度控制和技术化的未来社会;在《使女的故事》里,那是一个极端的宗教统治社会。而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我们凭什么会认定它的“社会结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就像否定掉欧式几何的第五定律后,我们可以定义出非欧几何和闵式空间,为相对论提供基础。无论是乌托邦,还是理想国,通过改变先决的假设,我们能对社会关系学有新的理解。
如果有一天,我们进入了那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又会遇到怎样的兴衰?我们又该组成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如何与他人合作?也许现在我们就可以在网文里进行探讨。
每一个网文的设定集,就是一个假设规则的世界。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假设,进行推演,通过文学的方式与他者进行交流,从而完成更多对人际关系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