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白用一张去瑞士的单程票,开启了她生命里最后的旅程。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慢性肾脏病,她的病痛经历已然超过二十年,在漫长的挣扎后,她选择用一种并不轻松却坚定的方式与世界告别。这种豁然让人动容,仿佛不是即将走向死亡,而是投入一种新生活。沙白的选择无疑是勇敢的,她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与病痛相伴的日子,也唤起了人们对安乐死这个话题的审视。
安乐死是一个并不陌生的概念,在十几年前就对这个词有所耳闻,但和死亡联系起来的即便是安乐也不是什么好词,在中国人看来这个词并不意味着安乐平和。十几年过去,沙白作为一个真实的人,选择了安乐死这一个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旅,赋予了这个词语不一样的色彩。对一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人而言,安乐死意味着一种彻底的解脱,甚至是一种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像沙白这样,病痛的袭击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极度不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当希望被病痛吞噬,生活也被无止境的治疗和无效的药物所填满,安乐死成了一条特殊的出路,不再强求生存,而是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然而,这一决定并非轻而易举。对许多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而言,安乐死触及了生命的神圣性与道德底线。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的生命真的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而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吗?想想沙白的父亲,他用自己精神和物质上能提供的一切来和女儿共同面对一切,四十余年的担忧和关爱,在沙白离开这个世界后也跟着化为乌有,留下的父亲想必也会怀疑人生的意义。如果全力以赴依然一无所有,爱被病魔击败又被自由冷嘲热讽,爱的意义是什么?
此外,允许安乐死的社会政策也需严格限制,因为它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如果不是患者本人做出决定,而是家人、社会压力甚至是医疗机构的暗示推动,这项权利可能会变质为一种迫使病人放弃生命的暗流。因此,如何保障患者本人的真实意愿和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不过从目前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看,短期内安乐死不会被正式推广,这一本来就有争议的举措,必将继续在各种利弊中浮沉摇摆。
安乐死是维护人的生存权利的方式之一,但是作为一个有健康身体不需要考虑死亡的人,如何拥抱生活才是我们真正该思考的。在很多时候,当感到伤心沮丧时,一想到自己依然有健康的体魄,家人身体也健康,便觉这是最大的幸运和最宝贵的财富,心头的阴霾统统散去,生命是一次不可复刻的旅程,即便是带了游戏的心态,也应真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