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吧论坛【 笑傲江山 】[ 花样诗词 ] → 花样诗词第84届诗词风云紫诏天音教学专场《浣溪沙》教学贴

  共有2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花样诗词第84届诗词风云紫诏天音教学专场《浣溪沙》教学贴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云蜜蜜
  1楼 一褂中级  127帖  2024/4/12 13:18:28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84-0 届
花样诗词第84届诗词风云紫诏天音教学专场《浣溪沙》教学贴  发帖心情 Post By:2024/12/11 8:36:13 [显示全部帖子]

云蜜蜜
  2楼 一褂中级  127帖  2024/4/12 13:18:28 注册|搜索|短信|好友|勋章|藏票|洗衣||我的勋章


今日帖数: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84-0 届
  发帖心情 Post By:2024/12/11 8:53:20 [显示全部帖子]


很早就和三妹商定要吹一场,中途和楚楚姐吹过一次,中间有CD冷却了几场,终于要付诸行动了。《浣溪沙》是我最喜欢的词牌之一,东坡有山下兰芽短浸溪句,爱不释手,这次准备了好几个教学贴,最终还是要定下《浣溪沙》,教学贴参考了《钦定词谱》和百度百科,可能还不太完善,我想了想又参考了别的场次的教学贴,虽然不成熟,也勉强过得去。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贺铸名《减字浣溪沙》;韩淲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韵  六铢衣薄惹轻寒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慵红闷翠掩青鸾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

 

 

 

罗袜况兼金菡萏句  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骨香腰细更沈檀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若薛词之少押一韵,孙词、顾词之摊破句法,李词之换仄韵,皆变体也。前段第二句,韦庄词孤灯照壁背窗纱,孤字平声,照字仄声;后段第二句,欧阳炯词园中缓步折花枝,缓字仄声;第三句,李煜词登临不惜更沾衣,登这平声,不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悉参后词。至《花草粹编》所载李氏一词,前段第三句流水飘香乳燕啼,历查唐、宋、元诸家平韵词,此句从无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字用平者,李词误填,不可从。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句   印沙鸥迹自成行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整鬟飘袖野风香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语含颦深浦里句   几回愁煞棹船郎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燕归帆尽水茫茫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首句不起韵。双调四十二字。上下片均三句,两平韵。薛词别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孙光宪

 

风撼芳菲满院香韵    四帘慵卷日初长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鬓云垂枕响微锽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韵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韵  金炉次第添香兽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红锦地衣随步皱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

 

 

 

佳人舞点金钗溜韵  酒恶时拈花蕊嗅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别殿遥闻箫鼓奏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调全押仄韵者,止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仄韵;下片三句,两仄韵。

 

 

怎么创作,创作过程中重点在哪里,笔触落点在哪里,中心思想怎么体现,遣词造句怎么提炼,真没有定式,唯有作者的天赋、后天的努力,以及作者的顺心顺意真心真意。

 

但是大致方向要有,词的要义与方向且对所有人来说应该是相通相融合的。

 

有人说词的创作注意营造深微幽隐的意境,以清词丽句构造意蕴朦胧之美,诚然说得没有错,但是不适合每一个人,毕竟词之格局,还有豪放一派。李清照写出这样的句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定为婉约派。苏子写出这样的句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定为豪放派,可见创作没有模具,唯有灵心走笔。

 

心里有了声音,如何表达出来,才是关键。写诗词跟写普通作文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诗词要按格律来书写。写诗词要注意的是:

 

 

 

1、你得明确中心思想,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2、铺陈手法要得当,你不能东一下西一下层次零乱,这一句所写的,对你前句与接下来的后一句有无帮助,有无烘托,有无递进,有无把控,有无勾连,有无回护,有无拓宕等。

 

3、造景要和谐,天有太阳雨,道时无晴却有晴,但你不能凭空出现两极反差的景,所以最起码前面得有字句来作铺垫,你不能为了就一个韵脚在一个场景里同时淋着大雨晒着月亮对吧,也不能为了造奇妙好看的景用上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词组吧。

 

4、结构要统一,一首小令上下片加起来不过几句,结构要稳,要紧,不能就那么几句你还各说各的,彼此之间没有照应,说到这里就是遣词造句的功夫了。

 

5、莫要误会了古朴与浅白,有的人困在古诗词一定要古朴里不能自拔,一味的把古人的句子打散重组,一味的泥古,这很不可取,过于泥古的句子读来乏味,且失了自己的灵根性。他人的情绪,时代,氛围,不能完全融合于你的心绪,你的时代。现代人,应该有自己的张扬个性,有些字,在古代适用,在现代的你身上未必适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缩影,大凡流传千古的诗篇,都是大家能读懂的,即使是没有读过句的人,旁人念了出来,他也是能走心的,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个老 百 姓不懂 ?再比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个老 百 姓不懂?没读过书的一听都明白可对。浅白与浅薄不同。浅白,是浅显又有趣。浅薄,是肤浅不朴实。这个度可要把握好了。

 

6、建议于初学者,先粗笔拉起框架,再细心打磨,你可以先用直白的话架构起骨架(如同写小作文),再用细密的语言来替换粗浅的语言,中国语言之大美就在于她的多变性,融合性,通感性。比如:打开窗子看到雨停了==雨罢窗前窗半开。

 

7、通感手法,就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有效的写作技能,能用最灵性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真实的增加表达力,表现力,为句子增添光彩。通感手法的造就,是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的,例: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就是运用了通感手法,把红杏拟人化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又绿也是运用了通感手法,把春风拟比成丹青手了。通感手法,就是以感觉写感觉,而人的感觉不外是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把这些感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勾连起来,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言美感的。

 

<!--[if !supportLists]-->8、 <!--[endif]-->虚实相结合,化虚为实,而又虚中浸实,写情以景渲染,以愁而结句不言愁,其愁自见,方可耐人寻味。字句能击中读者之心能引起共鸣,其作品便是入了人心了。虚实结合的词有: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诗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典范作品

唐末·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唐末·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唐末·张泌《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北宋·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北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北宋·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南宋·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南宋·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南宋·辛弃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南宋·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12/11 10:59:52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