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关于生与死的取舍,究竟哪个更重要?
一生很长,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很短,生死不过转瞬。
庄子曾敲盆而歌,认为生与死不过是四季变换一样稀松平常。
但人有千面,各不一样,有人自然畏惧死亡,有人到死视死如归,这就是人所以为人。
我们总是祝愿身边的人活的地久天长,
说着死亡是必然,生存是侥幸的话语,似乎活又是那么重要。
有这么一个说法,说是总结各国文学的时候,发现:
美国文学为自由而死,英国文学为荣誉而死,法国文学为爱情而死,
俄国文学说人终有死,日本文学说想要去死,中国文学则是活着,好好的活下去。
活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余华有一本书,就叫《活着》,讲述着那个年代生活的苦难,似乎诉说着生的不公。
这本书里,人们在苦难中顽强活着,向前,
但那个日子,那个年代太苦了,读的人湿润了眼睛,
不禁去想,这样的日子,这样苦难的日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死了,还不如不出生,还不如不繁衍,
可是再想,正因为有了一代代的繁衍,才让人们在困苦中有了活着的希望,
有了挣扎出淤泥的勇气,就是这样矛盾。
虽然书的最后只有富贵活着,但正因为活着,
家珍,凤霞,二喜,有庆,苦根也都活着,
总有人会带着你那份,好好的活下去。
生活并不会善待每一个人,
就像祥子,刚有点盼头,有点希望,就一样样的失去。到头来,也只剩一个人。
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为了钱,没有善恶观念的人。
就像祥林嫂,也是这样。从一次次人生低谷中爬出来,刚刚看到希望,又一次次跌落低谷。
有人说富贵失去了一切,还不如一死百了,
但其实活着,就难能可贵。
人生如戏,有人一辈子安逸沉沦,有人一辈子苦难作诗,
有人一辈子浮萍飘零,有人一辈子沉沉浮浮,或堕落或昂扬……
苦难中扶摇奋起的人其实并不希望一生都如履薄冰,
他们也厌倦了生不逢时时运不济诸如此类的自我麻痹,
苦难的活着非人所欲也,命运的枷锁人人都想摆脱,为什么活着,不如说人为什么而活?
正是人在一次次苦难下磨砺的精神和意志,才有了走出低谷乃至到达顶峰的可能。
愚公移山式的苦难教育,前人对后人的一声声叹息,
有时并非是一昧的歌颂苦难,有时也并不是一昧的希望你必须成为人中龙凤,
而是想告诫人们要有奋斗苦难的精神,让你在走进低谷的时候能快速调整心态迅速走出。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人生短暂,来的时候像风雨一样匆忙,去的时候又如同微尘一样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