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新与旧,以此时此刻来看,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宋代王安石在其《元日》中所写的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岁末已至,万象更新。
一年走到末尾,总要回顾下这一年中的人与事。由此,生出的诸多情绪便得慢慢消化。人生,充满了惊奇与不可逆,逐渐长大、成熟的我们也在这样的只可进、不可退的旅途中,磕磕绊绊地走着。
其实,旧事不可追。有些会如鲠在喉,虽不至于日日折磨,倒也时不时就冲出记忆,于是或喜或怒、或悲或哀,都是对旧事的一种回应。我们不可避免地希望,那些不圆满的旧事可以重来一次。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倒流,怕是想要更改许多的轨迹。
可时间确实无法倒流,这便生出了太多遗憾。纵然知晓世事难以都圆满,可知晓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人,虽可以理性,但何尝又不会感性呢。
感性的人,情绪的起伏更大一些。对于旧事,或者说,对于不圆满,总是能计较繁多。当提及时,大抵会说“要是……就好了”,可这世间,哪来那么多“要是”。如若人人都可以求得“要是”,也不至于有这么多抱憾,甚至遗恨。恨,并不一定恨别人,许多时候可能更恨自己罢了。
恨自己没能做到最好,恨自己所失去的。当将这些恨调转箭头,那就开始恨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恨别人没能让自己圆满。
多么澎湃与激烈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组成了人的一部分。
当然“旧”并不代表消极,“旧”也可以充满阳光和温暖,总会有旧人或旧事,在风雨中给我们撑一把伞。那个小小的天地,便是牢不可破的城堡,包裹住我们,成为我们的安全区与舒适区。
如果说“旧”带给我们的是一半感恩一半遗憾,那“新”更多是一种期许和渴望。
恰如此时,新年将至。
每逢春节,总是热闹的。哪怕再没有年味的地方,也会在春节临近时,搭建出一些年味来。
幼时的我们是最期待春节的,除却红包、吃食,还有新的衣服。于是,新便成了我们渴望的东西。而成年后的我们,春节所带来的更多是假期与休息。新衣服可以随时购买,幼时的“新”开始退出我们的期许范畴。
但我们依然渴望新的东西,如新一年里的好运、福气、心情。诸多愿望的期许在除夕与大年初一的交接时达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彻夜不睡,只为了时钟敲响的那一刹那,新与旧擦肩而过,又一年新的轮回开启。
扔掉旧书、旧衣,换成崭新的替代品。都说人是喜新厌旧的,但我偏偏那样念旧。
我怀念每一个曾经给予我温暖的人,我怀念每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美好的小事,我怀念每一次遇见的惊喜。多日阴霾后的晴天、友人寄来的礼物、情绪低落时的一句鼓舞,都可以成为让我念念不忘的东西。这些“旧”并不旧,因为我会时常拿出来看。尤其当要进入新的一年时,旧的一年里的这些旧事,就很值得记录一下。
如此,于我而言,新与旧其实是彼此相融的,缺一不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5/1/19 16:41: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