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剧情已模糊,只记得剧名叫做《像雾像雨又像风》。读沈从文的《水云》,便有这样一种感觉——唯美轻灵,带着一丝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天高云淡处,情网疏密,心有千千结。
《水云》吸引我的,是文中两条环境描写的线索。这两条线索,一来烘托情感,二来代替时间状语,暗示情节发展。
第一条线索是作者与“偶然”相识、重逢、别离时用到的环境描写。在二人相识不久时,曾有一段关于故事真假的对话,此处他写道:“仿佛有斑鸠唤雨声音从远方来处传来。小庭园玉兰正盛开。”一场雨就要降临,空气中充满别样气息,玉兰绽放春意。简单的句子烘托出作者内心的轻松愉悦,也为下文两人的进一步深交埋下伏笔。后来二人久别重逢彼此作者写作状态并不好,情绪低落,“其时,白日的阳光虽极稀薄,寒风冻结了空气,可是房中炉火照例极其温暖”,说明寒风凛冽中,“偶然”添得几分温暖,想必二人相处的时光是舒心安适的。最后,“偶然”还是带着失望离去,她实在太温柔,甚至不愿苛责他的负心,“其时,天落了点微雨,雨后有彩虹在天际”。
从远处隐约的雨声,到寒风中的温暖,直至微雨初霁,作者用了“雨”这个意象,即低调又慷慨地诉说着沉在心底的那抹虹影。“雨”亦是水,云化作水,便是雨,这里的雨放在文中自然切题。此外通读全文,作者极少描写阴雨天气,故而这里的雨不似闲笔,正是化心境为情境。
文中对雨的描写,让我想起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似的场景,相似的情感,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我们不得而知。
缘聚缘散,不过几句轻描淡写。
第二条线索是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写作活动时用到的环境描写。最早他在太阳下散步时产生了感悟,召唤出另一种人格,在后续的记叙中,写作时的他偏爱在院中写作,又或在屋内点起灯来创作。并且到后期几乎不再出现在院中写作的描写,其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起初作者喜欢“放下一叠白纸,一面让细碎的阳光洒在纸上”,此时的他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沐浴着阳光,心中好似缺了一角,于是借哀伤、不完美的故事宣泄内心。细碎的阳光,暗示他复杂的心理,一切潜藏在平静的外表之下。而后作者在与另一个人格对话时僵持不下,隐约就要败下阵来,此时“天气渐冷,我已不能再在院中阳光下写什么”,平静的生活业已被打破,在无奈和妥协中,作者退居室内,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似乎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接近尾声时,“天气冷了些”,作者仍在屋内写作,屋里“灯光总是不大稳定,正如一张发抖的嘴唇,代替过去生命吻在桌前一张白纸上”,在情感的秋冬里,一切如过烟眼云烟。而那个“吻”,是过往的余温,体现一丝留恋。从前阳光明媚,抚摸细碎的时光,重逢时灯光闪烁,空气中浮动着暖昧。此时屋内虽有两个灯头,灯光摇曳,却没有随心脏而跳跃的节奏,灯光如发抖的嘴唇,留下怅然之吻。
寂静,永恒的寂静覆盖宿命,覆盖无数痴男怨女的轮回。两条用环境描写串连的线索,一个代表情感,一个诉说写作,这便是作者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文字是作者对心灵的叩问亦是坦诚的独白。故事的开始和结束,日光微雨虹影,化为文字的河从我们心上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