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ip作家之一,内娱的许多剧都改编自他的小说,哪怕你没听说过马伯庸这个人,想必也从各种平台的宣传中看到过他小说改编的剧,其比较出名的作品如《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以及2025年准备上映的《长安的荔枝》,都出自他的笔下。
之所以能成为内娱关注的新星,主要是马伯庸的写作特点比较符合电视剧和电影的剧本节奏,从他的《七侯笔录》的笔灵,《龙与地下铁》的龙族列车,《三国机密》的真假天子等,不难看出马伯庸的写作具有很强的剧情设定的噱头,你会在看到的第一眼感到新奇,过瘾,能让人带着好奇心与期待看下去。同时他擅长戴着镣铐跳舞,能够在历史的瓦缝参差中找到一段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有趣的历史故事,通过他的润色能够让历史变得不乏味,让更多的人关注历史的断面,这些是马伯庸的写作特点,也是马伯庸之所以能成为资本的宠儿的原因。
他具有很强的营造氛围的能力,无论是《古董局中局》中被老朝奉处处监视设局的无力感与悬疑感,还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人意图颠覆大唐的紧张感和步步紧逼的感觉,都能让人很快的沉浸于故事当中。
但他的书也有许多可以改进的不足,其中最明显的个人认为便是虎头蛇尾的写作风格,马伯庸给人的感觉是想一出写一出,基本很少写出好的结尾,关于结局以及结局的后续往往一笔带过,但又无法给人留白的美的感觉,只能匆匆作尾。其次是部分作品缺少深度,他能够凭借有趣的设定吸引人驻足观看,但是细看其故事的内容,其实都是有迹可循有他自己的个人套路的,当你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你会很容易感觉他的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总结马伯庸的写作特点,你会发现他擅长的是对历史细节的考据细节加上天马行空的脑洞的组合拳。他会从历史里找一处缝隙,钻进去搭建一套榫卯,然后别人从外面乍看上去显得浑然一体,他会用足够多的细节以及相对圆全的脑洞抓住喜欢历史但是不精研历史的人的胃口,并逐渐扩大他的受众群体。同时他也会在故事里抖机灵和玩梗,迎合当下小说市场的特点,并能够抓住时事热点与时人的关注点,能够很容易的引起与读者的共鸣,配合上他比较成熟的通俗文学的写作技巧,他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也就显得很顺理成章。
马伯庸的书你可以将他当作一本通俗小说,无需深究他历史造诣的不足和深度的缺乏,自己能够看的爽,看的开心快乐就好,无需过度的拉踩或者是吹捧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