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题目是网购的利弊,但我还是要从线下购物讲起。
通过线下的交易行为读懂了小生意里的大世界,我们才能更好的评判“网购”这种新购物的模式的利与弊。
故事要从一场去福建的意外之旅讲起。
计划里是没打算去土楼的,只是因为它出现在两个目的地的中间线上,而从踏入旅游风景区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场特别的购物之行。
在我买景区门票的时候,我的家人就在景区入口处的摊子上买了柚子和橙。进入景区后,一路更是各种商贩。即便进入了承德楼,也是一家接一家的小商品,布满了土楼的环线。
我家里是抵触景区消费的,毕竟,成本在那里。不过,考虑到地形的差异,房租与运输的成本互相抵消,土楼商品的价格还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各种询价和打听细节。
然后,我爹就把一个小姑娘聊烦了。
嗯,不买别问?
其实就是有买的计划才会问各种细节啊。
我们全家都是理性消费脑,不太会因为宣传和营销价值付费,所以对产品本身关注得更加多一点。
这小小的不愉快自然没有破坏旅行的性质,还让之后的惊喜变得更加生动。
景区山顶有一个观景台,我先爬到了上面。当我在山顶无聊扣脚的时候,小卖部的老板娘问候了我一下。出于礼貌,我也客套了一句,“橙子是新摘的吗?”
得到肯定回复的之后,就画5元买了试吃装。在我将三个橙子都吃完后,家人总算爬到了山顶上。
“这个橙子是刚从山上摘下来的,你们能背多少。”
观景台不算高,70多米,但背着橙子负重下山,还是需要考虑体力成本的。
“先等会,我来跟老板娘聊几个问题,聊开心了再买。”老板娘是个热情的人,耐心地为我们讲了各种问题。还邀请我们坐下喝茶,我本是无功不受禄的,后来又来了一户武汉的人家,大家都坐在一起,聊了起来,便没有那么在意了。
我是个不太爱被拘束的人,一说到茶道这种事情就头疼。但山顶的那次偶遇确是我参加过的最开心的茶会。没有任何防备,只有对吃喝玩乐纯粹的经验分享。
临走时,都带买了一堆产品。还与老板夫妻交换了微信。
商业的本质是货物的流通。而聊天,则是信息的流通。网购的便捷性加速了货物的流通,却在某种角度削弱了商家与买家之间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
但,这是网购的弊端吗?我认为不是——就像我们不会说 “不能提神”是牛奶的弊端,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牛奶的功能定位。
同样,我们也不会因为让很多马车夫下岗是汽车的弊端,因为这是产业升级时附带效应,与汽车本身的性能无关。
我们只会说“三聚氰安”是毒牛奶的弊端,“尾气污染”是汽车的弊端。
所以,作为一种新的采购形式,与其他商业形式并存的新方式。只有“网购”本身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我们才能说,这是网购的弊端。
而那些被抨击的“打击实体”、“诱导消费”皆不是网购本身的弊端。
从广义角度,一切依赖网络的新商业都可以称作网购。从微商代理到商品出海,这一切,都可以算加速后的新时代里的网上购物。
从我的角度来看,网购本身,未见弊端。但,仍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在被加速了的网购时代,人与人的链接,卖家和买手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如何适应这个指数爆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