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这几节,就决定了全文的走势,那种灰色沉重的调子。
对于不速之客的描写,从用词看绝对是受传统文学影响太深了。
陋巷之中来的不速之客,“陋巷”两字看到结尾就晓得作者是有心了。
屋子是破旧的,然后几棵柳树将房子染上些许春意。文中用了“五株”不知道有什么深意。
不速之客自我介绍江州檀道济,名字熟悉,是历史名人。关于他的死说法较多,时间关系就不一一核实了。
文中前半段还好,后半段檀道济和陶渊明见面后的对话,作者是用心了。用了那么多的典故词语,想来作者还是他们三个人中的一个,或者就那两个人中的一个。
作者用了这些词语来表达二者的风骨性格,但是对于我来说未免阅读体验感不好,不如口语让人舒心。陶夫子说臣强主疑,功高主忌。这里是在提示结局啊。
檀道济是权臣,所以老皇帝死的时候不容他,前些时日看别人讨论,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如果迟疑会什么结果,也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权臣被杀是符合皇权利益的,何况当时皇帝这个职位换得快,大多数都是部将代之。不管檀道济说刘皇帝自毁长城也好,刘皇帝15年后后悔啥了檀道济也好。都无法假设檀道济会不会被黄袍加身。当然历史没有假设。
最后两壶好酒一刀梁肉竟然没有送出去,檀刺史也没到小厮,想来也是作者有意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