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躺平,一边奋力奔跑
“躺平”,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很舒服。暑假回老家,上大三的侄儿被他奶奶批评:“你真是个能坐下就决不站立,能躺下就决不坐着的懒骨头”。侄儿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奶奶,你是说姑姑吗?嗯,我也这么觉得”。
我也这么觉得。我在家的的活动范围,除了必要的吃饭洗衣做清洁之类的家务活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或者阳台上的躺椅里。到了晚上,若是想看看电视,便与老公争抢沙发上最舒适的那一块儿“躺地”,他便会一把把我拉起,直接将我抱到卧室说:“回你床上去躺。”
我们家不只我一个人喜欢躺平,我老公和儿子都是如此。每到周末或放假的日子,就想躺平睡个懒觉,睡到日上三竿不算什么,睡到中午是常有的事。儿子有时候还喜欢嘣哒一下,揪我们的眼睛捏我们的鼻子,我们都假装没醒,久而久之,他也开始躺平睡懒觉了,以至于现在放寒暑假,天天到午后两三点才起床吃早饭。老妈说,经常不吃早饭会得胃病,我便拉开床头柜,牛奶饼干干脆面塞得满满当当。“真是懒到一堆去了,一窝懒骨头”。
嘿嘿,我给我们家的微信群取名就叫“懒窝窝”。
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喜好,有时候向我取经,说周末明明可以睡个懒觉,为什么怎么也睡不着呢?我说,是不是光亮了,鸟在唱歌了,风还吹进窗户了,生物钟也敲响了。
“对对,就是如此。”
“把窗户关上,窗帘拉紧,风、光和鸟鸣全都在外面,不让他们涌进来,氛围感是营造出来的。”
“试过了,还是睡不着”。
“其实,睡懒觉并不一定要追求睡眠的质量,毕竟大白天做梦还是很少的。睡懒觉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周末了,不想辛苦自己了,不想积极上进了,把欲望、热情等等全部藏起来,降一降身上的锐气,缓一缓焦躁的情绪,梳理一下近段时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喜怒哀愁,调整一下生活的节奏……这些才是躺平的意义。”
现在,“躺平”一词很流行,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消极的词语,我却不这么认为。“躺平”其实是一种技术活儿。周末放假可以躺平,对自己伤害不大的内卷,可以躺平,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前,可以躺平……什么时候躺平,什么时候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其实就是躺平的时候要思考的事情。
躺平,不能是一直“无欲无求,不工作,不消费,不社交”,不能是无论生活中有什么反应,内心都毫无波澜。躺平,它只是个阶段性的概念。比如我,喜欢躺平,也只是在周末放假的时候。而且,躺平的时候,并不是一直在做梦,看看电视,了解一下新闻,想想家长里短的事,给接下来的生活制定一个计划等等。又比如,周末在床上躺平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让我拉开窗帘,看看外面。于是,我便看到了蓝蓝的天空,感受到了暖暖的阳光,接着跟朋友们一起野外踏秋去。去的地方的有一片荒草,枯黄、无生命力,却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姿势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阳光的颜色,散发着温暖。我毫不犹豫的躺上去,眯起双眼,看天空白云飘动,看蒲公英在身边飞舞,看风将一个个生命带向远方……每一个出现在眼前的事物,都是秋天的童话里不可或缺的因素。不禁想伸手碰一下,暖意在身体里流动。我想,这大概就是躺平的最高境界了吧。
“躺平”,从时间上来说,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念,从空间来说,它只是一个局部性的概念。比如,从去年到今年全世界的新冠疫情暴发,一轮一轮的波浪式的袭击,让我们原有的旅行计划搁置,无论那里景色多么诱人,都只能在家躺平翻看风景照了。又比如,昨天一同事在人事那里办理退休手续,我问她,退休生活如何计划?她说: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可以躺平外,其余的都将一如既往的积极向上。
写到这里,手机微信响了。“懒窝窝”有一条信息,是儿子发来的:“妈妈,英语竞赛我准备躺平,专攻物理竞赛。”我微笑着回他:“可以呀,一边躺平,另一边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