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与盛夏的雨完全不同。风还算凉爽,没有那种燥热感。大抵因为温度稍降了些,甚至可以说,这场雨让人觉得很舒适。
其实,一直觉得,雨天最适宜做的事,便是坐于屋檐下赏雨。或大或小,都别有一番景致。细雨绵绵,悄无声息地润泽万物;大雨滂沱,声势浩大间涤荡一切。
一年之中,总要经历各种雨,春雨温和细腻,夏雨骤然来去,秋雨缠绵悱恻,冬雨凄冷萧瑟。无论哪一种,都值得经历与回味。大自然的变化万千和瑰丽多姿,在一场雨中,得以窥见一二。
由此,却忆起杨万里的两首绝句来。其实,与雨并无任何关联,却莫名觉得十分契合此时此刻的心情。
提及杨万里,便能脱口而出那首《小池》,尤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最为出名。
南宋诗人杨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其独特的“诚斋体”自成一派,诗词清新自然,用词浅显却韵味十足。
夏,在杨万里的笔下鲜活异常。除却《小池》,他还有多首关于夏的诗词留存至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他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夜追凉》中,他写:“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山居》中,他写:“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
而今日忆起且想与你分享的,却是《闲居初夏午睡起》,两首皆写得情趣盎然,被盛赞:“廷秀胸襟透脱矣。”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吃过梅子后,酸味还残留在唇齿间。芭蕉生长,葱茏蓊郁,映照于窗纱之上。夏来日长,午睡醒后,闲着无事可做,看儿童捉空中飞舞的柳絮。
说起梅子(又称青梅),便会条件反射般觉得牙酸,所以我是不爱吃的。但任何食物,到了爱吃、能吃的吃货们手中,哪管吃得吃不得,怎样也要吃上一吃。且为了吃得好,吃货们更是早就发明出各种食用之法,如梅子茶、梅子酒、梅子醋、梅子汁,还可制成话梅、乌梅等。由此可见,对于吃,国人可算是研究得十分透彻了。
入夏后,白日渐长,早上五点便天光大亮。与冬日的好睡不同,夏日里,睡眠难以深且久。尤其饭后午睡,总觉不过将将入眠,尚未梦见些什么,便醒了。摸出手机一看,不过才十分钟而已,不由得十分艳羡那些可以一睡一两个钟头的人。
如若是假日,即便毫无睡意,也不想立即起身。片刻的闲适总是难得,不免想多懒散些时光。即便什么也不做,只是躺着,看阳光缓慢地走过,静谧、安然,心生欢喜。
犹记多年前出门游玩,宿于一间客栈。窗外便是一方小小庭院,芭蕉叶翠绿欲滴,美人蕉羞羞答答,从其后探出半分颜色。空调打得很低,却依然想摇一摇手中的纨扇。所谓应景,不外如此。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松阴下长着一小片草苔,想要看书却又懒得翻开。百无聊赖,捧起清泉浇洒芭蕉,水声淅淅沥沥,嬉戏的儿童误以为下起了雨。
说苔,不免想起清代诗人袁枚的那首《苔》。借助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这一首诗又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借物咏志,意理深邃。
早些年,颇爱购置各类书籍。也不独自欣赏,看完后,若十分喜欢,便会推荐给朋友,然后朋友又推荐给朋友。待书籍重新回到手中,早已被翻折出各种印迹,褶皱处处可见,甚至还丢过好几本,此后便不爱将书借出。此后疲懒,整日又为五斗米折腰,闲暇时只想放空自己,久而久之,连购买都甚少。
家中书橱内堆放着好些包装都没拆的书,偶尔起了读书的念头,想翻一翻,却又不知道翻哪一本为好。踌躇犹豫半晌,干脆作罢,恰合了这一句“偶欲看书又懒开”。
如今城市到处高楼大厦,推窗即是院落的生活遥不可及。幸而种了几盆绿植,每日搬进搬出,用喷壶喷洒营养水时,细密的水珠纷纷扬扬,在阳光下格外晶莹剔透。虽比不得掬水浇叶惊孩童,却也别有一番喜乐在心头。
写到此处,雨早已停。乌云笼罩,天地间灰蒙蒙一片。风亦不知何时停歇,有些些燥热。起身伸展一二,伏案的疲惫依旧尚存。办公桌上的红掌又发了新叶,另一盆红竹也长势喜人。忙忙碌碌一番,光阴就在伺候花草中悄然流逝。
一切都如常,却又不完全如常。
抱住,早
哈哈哈,条件反射
因为我以为要写1314才够
水盼儿,我都没认出你来。生活本来就很平淡,每日柴米油盐,一切都如常。
水盼儿,我都没认出你来。生活本来就很平淡,每日柴米油盐,一切都如常。
我也盲目,小七和小二都是捡来的马甲
我也盲目,小七和小二都是捡来的马甲
我都没捡到你的马甲
看顶楼公告
愁啊,怎么不愁
提《苔》是因为名字,与其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