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有少年的气息,青春浪漫;也有中年人的内敛,简淡从容。
城市各处均有别具风格的书店,或依山傍海,清新雅致;或隐于闹市,古典朴拙。
尽管陷身于繁芜琐碎中,偶有心绪难平的无力感,但一走进这些书屋书店,嗅着纸张特有的气息,沉浸于书香一缕、光阴一寸,便觉时间慢下来,慢慢倒退,自己也跟着倒退回你想要的模样。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自己呢?
大概,就如梁晓声先生所说,一个理想主义的,善良、勇敢、温暖的样子。
上个周末,天空飘着时而细密如毛,时而酣畅淋漓的雨。在这种晴耕雨读的意境里,走进一本书,遇见另一个自己。
是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长篇小说《人世间》作者梁晓声先生做客Z市,我因此有幸,得到一套他亲笔签名的原著。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书籍,《人世间》写尽芸芸众生的无奈和悲欢,细微末节处令人感叹,分分合合中令人温暖。正如评论家李师东的点评:“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书写情怀和热望。”
以《人世间》为切入点,梁晓声与读者展开有关文学与人生的探讨。面对读者的疑惑“如何更好地了解人性,更好地洞察人性的善恶”,梁老先生一语中的:“你干嘛那么在意别人的人性?他们怎样,比你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人,比你关注自己儿女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更重要吗?”
多么朴实睿智的回答。
是的,我们都在一个差不多的人性的基点上,只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同。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找寻别人的答案,而是找寻自己。读书是一面照亮自己的镜子,而并非要去照别人。
当你希望别人有一些温度的时候,自己要先给予别人温度。
梁老先生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偶遇曾经被迫害侮辱的一位女老师,当时他除了表达全家人对老师的问候,就是面对老师深深一躬……这一躬更胜千言万语。相信这样的善和暖,足以慰藉那些伤和苦,足以给人在坎坷途中前行的勇气。
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都是一场自我心灵的对话。梁晓声说《人世间》的写作过程中,他经常叩问内心:我能成为秉昆这样的人吗?我会这样做吗?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不能,但我们敬重他们,敬重这种精神,那是我们心中的理想主义。我们希望自己、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我曾经有很长时间对纸质版书籍断档,因为懒惰,因为浮生多繁华、多困顿,还因为,如同此刻,给自己各种开脱的理由。
有一次我问朋友:为什么梅子涵先生被称为儿童阅读推广的点灯人?我不明白《戴小桥和他的哥们》这样的书,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地方。戴小桥就是有点小聪明和调皮捣蛋,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孩子学习的呢?
——当时,我并不了解梅子涵和他的作品。
朋友说,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有意思’远比‘有意义’更重要”。
读戴小桥,是从这些充满天真童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些可贵的东西,比如:内向的孩子可以活泼些,板正的孩子可以洒脱些,固守原则的孩子遇到困窘可以变通些,不快乐的孩子可以打开一个充满欢喜的小世界。
是的,在《小黄和小兰》《换一换》里,我们学会了:如果你是蓝的,你要想办法用自己的颜色去感染别人,要和别的颜色拥抱,但不应忘记保持自己原有的蓝色;在《小恩的秘密花园》中,我们看到了:即便生活穷困潦倒,小恩也不会忘记在楼顶种植一片花的海洋,用自己内心的灿烂和阳光驱赶颓废……
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无妨,我们回到书籍里,再做一回孩子,让故事里生长的枝叶、画卷,一直陪伴我们,让纯真、温良的品行一直陪伴我们。
千书万卷,字字正心。
沉浸于阅读中,无论是书写时代变迁的人民史诗,还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书,我们总会从中找到前行无畏、回首坦荡的力量。无论书中出现多少复杂的人物,最后走到我面前的,都是那个带着阳光味道的,简淡从容的人。
如同初初相识的你,如同我想要成为的我。
那么纯粹,那么美好。
2023年5月20日
对了,总结是不是也要申请啊,又懵了,不会整
哈哈哈,男人不要太臭美是吧
接受批评
然后,继续臭美
你的行文也是有段落行距划分的,这样看着,观感比较舒适
文字是融入生活和情致的
现在越来越喜欢这样质朴大雅的文字
对了,总结是不是也要申请啊,又懵了,不会整
申请总结点大结局
也是很久难得翻两下
大概是缺乏,才会觉得需要吧
哈哈,一起混俩
这场风云我学会了谈生意经
你的行文也是有段落行距划分的,这样看着,观感比较舒适
文字是融入生活和情致的
现在越来越喜欢这样质朴大雅的文字
哈哈,不分段,总觉得别扭。手机就随便搞搞了。感觉已经看不下去那种精致的文字,或者说是华丽的文字。
也是很久难得翻两下
大概是缺乏,才会觉得需要吧
偶欲看书又懒开——这句同样送你。哈哈。
素素好,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