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云荒一度以为是女生,毕竟描写太过细腻,细如毛发
甚至第一帖第一部分的描写,令人毛发皆张,瘆人。如下:
毫无疑问,这依然是一双美丽的脚。
只是灯光下的白布略显得森然了一些,下面露出来的玉足便如灰白冷瓷般。圆圆的足跟像幼儿的小拳头,在白布上微微撑开个小八字。一些褶皱和薄茧清晰可见,顺着脚掌起伏着柔和弧度,足弓深处窝出浅浅的暗影,有种说不出的玲珑感。脚掌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掌大,低温下似乎还更缩小了些,根根脚趾蜷缩如贝,仿佛下一刻还能如过去般伸展,像海里行走的小水母,一步一摇。
白白的灯光,冷冷的不锈钢板床,他站了好久,缓缓地伸手抚去……
但玄真说应该是男生,男女关注的细节不同。也许,玄真说的有道理
几篇杀贴,关注到脚的地方比较多,如下:
那是一种无法泯然于众人的好看,四周多是与他一般的黝黑泥鳅,独有她这双小脚是嫩白色的,让人一眼就能看见,偏偏还有阳光折射过来,被漾着柔柔波光的河水环抱着,小脚丫便分外白净粉嫩,看上去晶莹剔透,就连每根脚趾头上的指甲,都长得那么恰到好处,似那刚刚刚剥出壳的新莲子,散着莹莹的光。
这样的视角,并不多见。足见作者观察细腻,写作功底到位。
其实我也喜欢写细节,但我多是关注于心里,对于外貌体征的细节描写比较少,我喜欢一笔带过。
这篇文章开篇的细腻,其实是阴冷而带点恐惧的。所以说,是男生,也有很大的可能。
而我写女性,一个可爱的漂亮的女性,我是不会把她写的这么冰冷阴森的
同样,秋桐也不会这样写。她写小说,文章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清澈的,美好的,善良的,哪怕偶有反面人物,也不是那种阴暗冰冷的,而是因为各自性格、情感取向不同而塑造出的不同角度的人。
当然,不是说这个杀贴作者写的人阴暗,而是这个有着一双莲足的曾经非常美好的女生,如今在森蚺白布下,令人望而生畏。
第一篇杀贴注重脚的细节描写,开篇阴冷却很吸引人。整篇基调还是很柔和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啊。
第二篇,承接第一篇的基调,也有写到那双与众不同的莲足。写法依然很细腻。定格在脚的描写上,让人不禁联想,这双脚,会对股市情节的推进起到怎样的作用吗?还是,仅仅就是与第一篇白布低温下的脚对比?大概后者吧。但作者偏爱这双脚,这种情感和视角,不是我所能支配的。
而秋桐,也不会“纠结”于一个特殊的细节,人体的某一部位,反复写。她喜欢写呼应,但是,是某一个伏笔,某一个情节,而不是具体到人体的某一部位。以前没写过不代表不会写?不,这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写作中,我从未见她这样或有类似写法。
第三篇,会不会是时间关系,导致情节推进的快了,少了一些衔接和必要的交代。
如果再在后面补充倒叙,仿佛又不是这样写法。总之给人的感觉仓促了些。
——这是根据整体来说,根据前两篇的细节细腻,来对比第三篇的快进式。
这个可以理解,杀贴嘛,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的,如果临场写,是会给后面的修改留下大量时间。
这第三篇,就明显不是我和秋桐的写法了。叙述过多,缺少一些必要的细节。
三篇文章,关于乡下游水的孩童,工厂的一些交代等叙述,亦不是我们善用的。
以下是引用秋水YG在2023-9-11 18:35:33的发言:
莫公子能这么耐心分析喊冤,暂看白~
其实开头那段,你们没发现是写的女的已经去世了吗?停灵在床,呼应第三篇的最后那句怎么就离他而去了呢
以下是引用蓝溪桥YG在2023-9-11 19:43:32的发言:
其实开头那段,你们没发现是写的女的已经去世了吗?停灵在床,呼应第三篇的最后那句怎么就离他而去了呢
哪有去世啊,是分手了
以下是引用蓝溪桥YG在2023-9-11 19:43:32的发言:
其实开头那段,你们没发现是写的女的已经去世了吗?停灵在床,呼应第三篇的最后那句怎么就离他而去了呢
用你说啊
白布,低温
不是在保温箱吗
这跟洗澡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