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想冤死洒家,良心不痛么。赶紧说,洒家怎么洗你才能放心给大腿抱。
他们说你推崇济州,是那个宝珠寺还是什么,就是评论那个毒刺贴的
以下是引用宋清XN在2024-1-10 9:11:14的发言:
他们说你推崇济州,是那个宝珠寺还是什么,就是评论那个毒刺贴的
宝珠寺不是刀刀的吗
你说的是祝家庄吧,李应白菜里说过,他怎么扣了洒家没看懂
以下是引用鲁智深XN在2024-1-10 9:14:22的发言:
你说的是祝家庄吧,李应白菜里说过,他怎么扣了洒家没看懂
哦对对祝家庄,代号只是个代号,重要的是内容(其实我也没看懂,反正你就洗)
以下是引用宋清XN在2024-1-10 9:19:05的发言:
哦对对祝家庄,代号只是个代号,重要的是内容(其实我也没看懂,反正你就洗)
哪组的,待会洒家看看
以下是引用卢俊义XN在2024-1-10 9:27:59的发言:
对对,你洗洗祝家庄
这个好洗,洒家既然在版上评论了,肯定不会写进杀贴去
鲁智深XN:
晁盖XN/解珍XN (49)
鲁智深XN:
柴进XN/李师师XN (14) --- 柴进XN/贾氏XN (15)
这是洒家前两轮的票线,解珍A,柴进C
老狐狸你圈人不看票线啊,这不应该啊,你若不黑,赶紧把洒家从澡盆里捞起来。
五月吧第517届风云『水浒传』第三轮祝家庄贴杀武大郎XN(C组杀) Post By:2024-1-6 21:25:20 [只看该作者]
《四大名著·水浒》
一本水浒,半本酒气。而诗中的水浒从青瓦墙(这里洒家会写青砖碧瓦)的汴梁入手,拉出了梁山上的一众好汉。
与文字而言,向来是内容大于形式。瘦金体与竹禽图皆是在说宋徽宗的艺术造诣,也由此引入了北宋的历史背景,宋窑的巅峰之作汝瓷“天青色”更是展现了北宋文化的繁荣。
由背景接转而下的徽宗与李师师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时代与风月,总归是英雄更为英勇和悲壮。宋江聚义,作者笔下的梁山好汉简捷明了。一如诗歌中的文字一般,言语精炼、比喻形象。由文字滑落是一百零八位壮士栩栩如生的画面。当然,这里不单单只有历史,更有作者自己。那曾为荆轲的少年,又藏在游戏的那个角落呢?
一首诗歌带着历史的厚重,从徽宗个人到与李师师的爱情,又引出梁山好汉及以荆轲、专诸等暗喻自己的刺客李瑞文字。(这里的典故洒家没看懂,这个作者明显比洒家有文化)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冗长的句子,却带有人性的温度。本是同根生,徽宗用梁山众人镇压方腊起义。那一句“扶棺前行的凄世刚强”带着多少梁山的不甘与痛心?
整首诗无论那节单拎出来皆是时代的风貌,从繁华到“唱着花败月残的施耐庵”,水浒未尽的遗憾,随着文字的力量和节奏,更是抨击着内心。诗歌不单单是诗歌,更是紧抓人心的想像,那些文字所组的意象,带着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温度。
《四大名著·三国》
与水浒一般,历史与人物在诗中穿梭。整首诗通过时间的推移,三国时期的主要事件铺展开来。
开篇便点明了诗歌所在的背景,兵甲天下与三国鼎立。或许是听多了三国挥斥方遒的豪迈,总觉得这首诗要比水浒更为酣畅。无论曹操的观沧海的豪迈到赤壁残营的悲凉, 还是桃园结义时的名垂青史,更如大江淘沙般显现。或许显现的不只是这些,是李朗亲射虎的热血,是折戟沉沙后的历史沉积。
一幅三国时期的画卷在作者的笔下铺展开来,赤壁残营、逐鹿中原,展现着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三国不单单是英雄谋略,更是“小乔滑进公瑾帐”时的旖旎,英雄与美人,历史终究要带情爱,才更彰显英雄的豪情与历史变迁的遗憾。
《四大名著·西游记》
翻读了诗歌中的梁山好汉与三国中的豪杰,这篇倒是显得无关紧要起来。必竟与历史相比,那些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更让人心生感叹!
《一首压韵的诗歌》
有着诗的温度与内涵,却带着歌的节奏与韵律。诗歌每一处结束,都压韵。新学的麦词(他还知道麦词,洒家都不知道),可以喊出来的诗,但更偏向于歌。写诗够难了,还压韵~
这篇写的真好,洒家细读之后表示仰慕,这是一个极有文学欣赏力的人,而且知识渊博,逻辑慎密,文字干练,洒家远不能不及。除个别行文习惯与洒家不同外,更主要的是思想内涵比洒家要深刻。他不如洒家的一点是排版不太好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1-10 9:44:0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穆春XN在2024-1-10 10:01:02的发言:
我票你啦
你咋肥四,我说曹正你票鲁达,不信任我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