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接近尾声,你种了树,我也回赠一棵,一起开开心心赚小箭,等待游戏圆满结束。种树,也就和你聊聊日常吧,烟火在落在尘埃深处,更觉温暖人心。
这两日看完了《伪满洲国》上部,掩卷的时候,想到一个词:未完待续。
多好的一个词。像红彤彤的落日缓缓下行,某一个瞬间忽然坠入波澜不惊的大海,璀璨的流光顷刻间在海面铺天盖地地滚动,又在顷刻间消失不见,那海,空寂得如同从没有沸腾过一样。但这些不会让人失望、迷茫、孤寂,会让人想到希望,想到旭日东升,想到天光发亮;也像一段延绵不绝的情分,夜深的时候它温柔如水,风雪里它无比坚韧挺拔。
关于读书,我记得小时候常听的一句话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就是说,借来的书无比珍贵,总想尽快把它读完,而自己家里的书,很多时候会束之高阁,忘了去翻阅。
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至少稍稍长大一点以后没有,至今更如是。
我喜欢自己买来的书,簇新的封面、扉页、纸张,书面干净一尘不染,没有别人横七竖八划着的线条和标记,全新的。纸张带着特有的纸质的香气,似乎还有着好闻的墨香,这样的书,让我有阅读的欲望。
就比如这部《伪满洲国》上部,总共502页,页码并不多,但却是厚厚的一本,4厘米左右,纸张的厚度可见一斑。纸张是白里透着一丝丝的黄,摸上去很舒服很有质感,每一页几乎都能看到装订线的痕迹,纸质的香气更是让人忍不住凑近了去闻,好像越是近距离接触那些文字,越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每当夜深人静,以及偶尔某一个清晨早早醒来的时候,我就从床头柜上捧起书,凑着并不算明亮的灯光,读微微泛黄的书页上的文字。
故事是人间烟火,文字是诗与远方。正如迟子建自己所说:人世间的风霜雨雪,大都被普通百姓承受了,为这样一群小人物塑像,我用的是东北肥沃的泥土,而调和这泥土的,是这里的河流和清风。
在写这些字之前,我正在为踏上东北肥沃的土地而做着准备,我喜欢那里的树木、花朵、河流、清风,喜欢那遥远的诗一样的凛冬,以及五彩斑斓的霜花。
这样子和你说着这些没头没脑不着边际的话,你会喜欢吗?
嗯,不想辜负了你,哪怕我们其实并不在意形式
但有时,又觉得生活要有仪式感
嗯,看了书总是有感觉,就想说说感受
嗯,现在快餐阅读太多,我不喜欢
包括看电视,我都喜欢沉浸式,不错过剧情不剧透,哈哈
累坏了吧
我找些写景致和心情的念给你
絮絮叨叨我也喜欢
还真的结束了
可以想象,在伪满洲国发生的事
很多带着伤痛,伤害,甚至残酷
但她只轻描淡写,只叙述,只让它停留在历史
但读它,就不仅仅是一段历史
差一点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