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
这件玉琮,呈深绿色,器身内部为圆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细递减的方柱形,横向分割为19节,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在器物的方角处刻有小圆圈象征眼睛,而每对圆圈的下方都有一段短横杠表现鼻子,从而形成了一幅简化了的面孔。
这件玉琮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这一文化的人群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浙江省和江苏省一带。良渚文化所出产的陶器、石器以及玉器都十分精美
梅瓶
这个青花云龙纹梅瓶,又称“梅瓶”,外壁以云龙纹为主体纹饰,上方为云肩纹,足部为仰莲瓣纹。在中国,龙为瑞兽,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因此,龙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祥云或波涛之间,之后渐渐演变成皇权的象征。这尊梅瓶的云肩内所绘的缠枝花纹也出现在蒙古包的纺织物和丝绸长袍上。
陶望楼
绿釉陶望楼在公元25年至220年间的东汉墓xue中常发现为来世生活准备的人物、房屋和农舍的陶器模型。这座三层高的望楼模型很可能来自于当时一位颇有权势的地主或军阀的墓葬。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此画根据晋代诗人张华于公元292年写的《女史箴》所绘,用历代贤妃的故事来告诫宫廷妇女需遵守妇德。内容由右至左展开,画心有九段单景式构图,原文题在每一段图像的右侧。《女史箴图》的开端原应另有三段图文,以及第四段题字,但在乾隆时期已不存。
顾恺之画《女史箴图》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顾恺之(约公元345年-406年),今江苏无锡人,曾为东晋散骑常侍,现传作品为后世摹本。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带有显著的六朝遗风,很可能来自5-7世纪,是难得的早期绢本画作。
嵌花青铜镜
珍珠母嵌花青铜镜这个目前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青铜镜,是产自中国8至9世纪唐朝时期,没有镜面的一面有着华丽装饰的物品,在没有镜面的一面利用珍珠母和琥珀镶嵌出一对在荷花池中的鸭子,根据相关研究,这可能是一份结婚礼物珠母嵌花青铜镜
汝窑笔洗
这次发现的北宋汝窑笔洗于1927年由该馆时任瓷器收藏总监恩斯特·阿尔伯特·奇默曼从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购买所得。由于这件笔洗此前一直被认为是“高丽青瓷”,所以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当时在将其登记入库时直接延用了这一说明、后经过中国专家鉴定被确定为汝窑。
静宜园印玺
清青玉“静宜园”印玺及印文 通高8.5厘米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青玉质,方形,交龙纽, 汉文篆书「静宜园」。面九点五厘米见方。附系黄 色绶带遗失。印台四周阴刻乾隆皇帝御制《静宜园记》,叙述静宜园建造原委、过程以及命名由来。
金丝龙袍
这是德国纺织博物馆展出的金线龙”的主题展览近日在位于德国北威州克雷菲尔德市的德国纺织博物馆正式开展,让德国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从元代到当代、跨越数百年的中国纺织刺绣艺术魅力。
金飞天
元代时期,广泛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汉密,藏传密宗艺术中无飞天,汉传密宗艺术中存留的飞天也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画在第三窟南壁和北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角的四身飞天,北壁《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身飞天造型较为完美。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
"彩凤鸣岐"七弦琴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为琴界苦苦追寻的绝品。"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传世唐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唐代蜀地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雷家世代造琴,以雷威最为著名。"彩凤鸣岐"琴正是雷威的杰作,因而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
万岁通天贴
洛神赋图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杜虎符
妇好鸮尊
贾湖骨笛
云纹铜禁
越王勾践剑
长信宫灯
长‘“中华第一灯”。出生的那个年代国号叫“汉”,出生后我曾为主人服务了一百多年,依稀记着我搬过两次家,服务过三位主人,最后我在地下古墓里渡过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信宫灯
聂耳小提琴
陶三通
青铜神树
2平复帖
3梅鹊图
4西汉金兽
5金蝉玉叶
6银缕玉衣
7金缕玉衣
8杂花图
9广陵王玺
10玉高足杯
11腾空马
12北流铜鼓
13晋侯鸟尊
14晋侯苏钟
15侯马盟书
16玉组佩
17胡傅酒樽
18龙形觥
19鸮卣
20石涧敲冰
21玉大带
22天府石犀
23牛纹铜罍
24鹰顶金冠
25跪射俑
26铜车马
27龙虎宝剑
28鹿角椅
29天命云板
30翠玉白菜
31肉形石
32毛公鼎
33散氏盘
34水仙盆
35寒食帖
36五牛图
37太保鼎
38后母戊鼎
39四羊方尊
40孝端凤冠
41红山玉龙
42说唱俑
43青铜神树
44越王剑
45云梦秦简
46鸳鸯盒
47云纹金盏
48凤鸟双连
49吉庆有余
50玉羽人
陶三通是1972年出土于安阳殷墟白家坟的水管,水管每节长42厘米,管外径21.3厘米。出土时三通水管呈“T”形,南北一条水管保存17节,全长7.9米;东西向的一条保存水管11节,全长4.62米。两者交接处有一个三通水管连接,表明当时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形成网络分支。
玉琮
梅瓶
陶望楼
女史箴图
汝窑笔洗
金丝龙袍
金飞天
杜虎符
妇好鸮尊
贾湖骨笛
云纹铜禁
勾践剑
长信宫灯
陶三通
青铜神树
长信宫灯
洛神赋图
万岁通天贴
静宜园印玺
聂耳小提琴
万岁通天贴
"彩凤鸣岐"七弦琴----七弦琴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银香囊
长信灯
洛神赋图
这两个喜欢
嗯这个不错
长信灯
洛神赋图
这两个喜欢
我就是从女性视角来的,这俩我也喜欢
五个字不能注册?